1. 难度:简单 | |
“水上大世界,动物添精彩”,下列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 ) A.海豚 B.海龟 C.海马 D.青蛙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这些水生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 A.海龟、鱿鱼 B.海蛰、青蛙 C.蜘蛛蟹、章鱼 D.鲤鱼、河蚌
|
3. 难度:简单 | |
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特征,以下不属于该动物类群的是( ) A.海蛰 B.珊瑚虫 C.海葵 D.河蚌
|
4. 难度:中等 | |
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 A.蚯蚓—体壁 B.家鸽—肺和气囊 C.蝗虫—气门 D.鲨鱼—肺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 C.用体壁呼吸 D.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体温恒定的一组动物是( ) A.鳄鱼家鸽白熊 B.海象蚯蚓家兔 C.企鹅袋鼠鲸鱼 D.海龟河马猎豹
|
7. 难度:简单 | |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活动中,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 A.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身体向前移动 B.用手抚摸身体表面,前端光滑 C.环带在身体前端 D.观察口的位置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家兔食草生活无关的特点是( ) A.消化管长 B.盲肠发达 C.有门齿、臼齿 D.体 腔内有膈
|
9. 难度:中等 | |
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昆虫的( ) A.角质 B.外骨骼 C.皮肤 D.外壳
|
10. 难度:中等 | |
把蝗虫的头部置于水中,它不会窒息而死,原因是( ) A.可在水中进行呼吸 B.蝗虫不需要呼吸 C.头部有呼吸的器官 D.气门在胸腹部
|
11. 难度:简单 | |
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协助呼吸 D.区别前后端的依据
|
12. 难度:中等 |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和鱼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 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肺和气囊、鳃 B.肺、鳃 C.气囊、鳃 D.肺、气管
|
13.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鱼类 B.鸟类 C.昆虫 D.哺乳动物
|
14. 难度:中等 | |
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 A.鳃 B.肺 C.尾巴 D.后肢
|
15. 难度:中等 | |
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B.人体任何一个动作 都需要多组肌肉密切配合完成 C.运动 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D.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能完成人体 运动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 A.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体表有外骨骼 D.足和触角分节
|
17. 难度:中等 | |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病变部位是( ) A.关节面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
18. 难度:中等 | |
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有关骨骼肌、骨和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
19. 难度:中等 | |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B.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C.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
20. 难度:中等 | |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下列有关这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繁殖行为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⑤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
21. 难度:简单 | |
几位同学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 C.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D.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
|
22. 难度:简单 | |
有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点表现在( ) A.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性 B.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C.有的群体内部还有等级 D.包括以上三项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个体户养殖的鸭群 B.在一片森林里筑巢的鸟类 C.一个群体中分工各不相同的狒狒 D.一块田里的所有棉铃虫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属于动物交流信息的是( ) A.公鸡找到食物后发出“咯咯”的叫声 B.雌性萤火虫尾端发出闪闪荧光 C.狗嗅气味来找到回家的路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
25. 难度:中等 | |
下面的措施中,哪一项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
|
26. 难度:简单 | |
生态平衡是一种( ) A.绝对平衡 B.动态平衡 C.动植物数量相对平衡 D.永久的平衡
|
27. 难度:简单 | |
在草→兔→狼 这条食物链中,由于人们大量捕杀狼,使狼的数量迅速下降,此时,兔的数量将( ) A.迅速减少 B.迅速增加 C.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D.先迅速下降、后急剧上升
|
28. 难度:中等 | |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29. 难度:中等 | |
利用生物生产药物等特殊物质的生物技术是( ) A.仿生 B.生物反应器 C.克隆 D.遗传
|
30.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成功仿制出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航天飞船座舱内的气体成分,该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 B.转基因 C.仿生 D.生物防治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蝙蝠—雷达 B.苍蝇—复眼照相机 C.乌龟—冷光灯 D.长颈鹿—宇航服
|
32. 难度:简单 | |
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依据的是( ) A.菌落 B.细菌的形态 C.细菌的体积 D.细菌的结构
|
33. 难度:简单 | |
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 ) A.菌落较大,呈绒毛状 B.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C.菌落较大,呈青绿色 D.菌落较小,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
34. 难度:简单 | |
细菌和真菌最容易在下列哪种环境中生长繁殖( ) A.寒冷干燥的环境中 B.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C.高温干燥的环境中 D.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材料中能作为制作培养基的凝固剂的是( ) A.白糖 B.牛肉汁 C.土壤浸出液 D.琼脂
|
36. 难度:中等 | |
当人们发现一箱水果中有一两个腐烂的水果时,要尽快拣出来,这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中的哪个环节正好相反( ) A.制作培养基 B.接种 C.消毒灭菌 D.观察检测
|
37. 难度:中等 | |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 ) A.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B.细菌是由植物细胞变化来的 C.细菌是由动物细胞变化来的 D.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
38. 难度:中等 | |
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荚膜
|
39. 难度:中等 | |
在医学上,人们将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其灭菌的目的是( ) A.杀死细菌 B.杀死孢子 C.杀死芽孢 D.杀死荚膜
|
40. 难度:中等 | |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12800个 B.25600个 C.51200个 D.无法计算
|
41. 难度:中等 | |
根据所学的鱼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游泳时靠躯干部和 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 ,流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 。 (2)某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两条相同的鲫鱼,放在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请问: ①该步骤探究的是哪种鳍的作用? 。变量是 。 ②该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和 。
|
42.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蚯蚓的运动速度是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一条蚯蚓放在 粗糙的硬纸板上,在蚯蚓前端的硬纸板上做了记号,作为蚯蚓的起跑线,并记录下一分钟后蚯蚓前进的距离,然后将蚯蚓放在与硬纸板大小相同的玻璃板上,也记录下蚯蚓一分钟后前进的距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2.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3.本实验的变量是: 。 4.该同学设计的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 。 5.实验中蚯蚓的体壁要始终保持湿润,原因是: 6.做完实验后,应对蚯蚓如何处理?
|
43.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某种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字母,_________上填相应字母所指结构的名称)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 ,只有 集中的区域. (2)F的名称是 ,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 生活。 (4)当细胞壁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以抵抗不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