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获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其科研成果是( )
A.试管婴儿
B.克隆羊多莉
C.杂交稻
D.嫦娥二号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沙漠植物常具有较小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小.这有利于( )
A.减少水分散失
B.减少呼吸作用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不被动物食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他携带的物质不包括( )
A.淡水
B.食物
C.氧气
D.二氧化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和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
A.螳螂捕蝉
B.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C.农田中小麦和杂草争夺养料
D.蜜蜂采蜜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①和④
D.②和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玻片上写的是“db”,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像应是( )
A.pq
B.bd
C.qp
D.dp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不含能量且不参加组成生物体结构的物质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维生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根据食物金字塔,人们一般吃的最多的食物是( )
A.牛奶、鸡蛋
B.畜肉、鱼、鸡蛋
C.蔬菜、水果
D.米饭、面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沙乱走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小红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经分析这道食谱营养还不够全面,那么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
A.素炒豆角
B.金典牛奶(不含三聚氰胺)
C.排骨汤
D.小米粥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91年,美国的科学家建起了一个研究地球现象的巨大模型--生物圈2号,该模型 与外界完全隔离,有8名科学家生活在里面,并在其中引入了3800个物种,其中有相当大数量的绿色植物,引入绿色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A.抵挡太阳的照射,用以遮阴
B.为生物圈2号中的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C.腐烂后变成石油和煤提供能量
D.改善生物圈2号的风景,消除研究人员的寂寞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植物宝宝”是生长在密闭容器中的微型植物,能生长开花,真可谓“缩灵动生命于微景之中”(如图所示).“植物宝宝”制成后,要使其中的微型植物正常生长,容器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一定的光照   ②肥沃的土壤   ③充足的水分   ④适当的温度.
manfen5.com 满分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A.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B.观察蚂蚁的外形结构
C.观察装片中的结构
D.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学生实验方案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灼伤的程度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上全部绿草
B.草原上奔跑的所有动物
C.一个池塘里面生活的所有鱼
D.溱湖湿地公园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的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可判断污点是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玻片标本上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中,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的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物质、人体储能物质、主要供能物质依次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脂肪
C.蛋白质、脂肪、糖类
D.脂肪、蛋白质、糖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显微镜对光时,对准通光孔的结构是( )
A.目镜
B.低倍物镜
C.反光镜
D.高倍物镜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物镜
B.反光镜
C.细准焦螺旋
D.遮光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水稻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
罐头瓶实 验 材 料处  理环  境
干燥的水稻种子+浸清水的棉花打开瓶盖室 温
干燥的水稻种子打开瓶盖室 温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一)
1.人与蛔虫A.互助1.馒头A.维生素
2.挖蜜獾与找蜜鸟B.寄生2.西红柿B.脂肪
3.狮子与鹿C.竞争3.豆制品C.蛋白质
4.棉花与杂草D.捕食4.肥肉D.糖类.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实验室里实验常用器材中的毛笔是用于写字、记录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六大营养物质为我们提供了营养和能量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一些动物的冬眠现象是对环境的适应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在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的实验后,将金鱼丢进垃圾箱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在实验室使用酒精灯后,应盖上灯罩将其熄灭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地球是我们生活唯一家园”中的“我们”是指人类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内   
四、解答题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探究题
小明想设计一个探究金鱼藻在光下能否产生氧气的实验.他通过查资料知道:氧气很
少溶于水且具有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如下,请
将实验正确步骤,用字母表示出来:
A、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再将漏斗和试管依次反扣
B、将收集到一定量气体的试管取出
C、把装置移到光下
D、把带火星的木条插进试管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图)的组成成分.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写出调查项目.地点:池塘   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水中溶解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请完成下面调查项目:
①非生物因素有:水、____________和水面光照强度.
②生物成分:生产者:______;消费者:______;分解者:______
③各种生物与它们生存的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______,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______制造的.
④小圳发现池塘中有小白点在浮动(甲),仔细观察了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他取了一滴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发现原来小白点是草履虫.请问:以上甲、乙、丙、丁四句叙述中,属于探究实验中问题提出的是______,属于实验的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它的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上______,海平面以下______,在这范围都有生物生存.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_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被称
为地球之肺的是______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学当小医生,请你诊断:小兰的爸爸患有夜盲症,他体内缺少______;爷爷得了脚气病,他体内缺少______,邻居的张大爷体内缺少维生素D,他易得______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