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郑路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几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病毒
B.霉菌
C.酵母菌
D.蘑菇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哪项体现了生物的生命现象( )
A.能运动
B.能发出声音
C.能繁殖后代
D.有一定颜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果在阴雨天的傍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你会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是( )
A.大光圈 平面镜
B.大光圈 凹面镜
C.小光圈 平面镜
D.小光圈 凹面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物像偏在了视野的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经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是( )
①调节反光镜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          
④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⑥利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出清晰的物像.
A.②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①②③⑤④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植物体由小到大是由于( )的结果.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癌变
D.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同时还有酸涩的物质,这些酸涩的物质和叶绿体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B.细胞质和液泡中
C.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D.液泡和细胞质中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国北方第一次霜冻时,大多数的成蚊会死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杀虫剂
D.水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生长在沙漠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
B.望断南飞雁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秋风扫落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进行实验方察设计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 )
A.一个变量因素
B.二个变量因素
C.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茂密森林的下层生长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其原因是( )
A.与充分利用光能相适应
B.与潮湿的环境相适应
C.与下层风小的环境相适应
D.与低温环境相适应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水之所以会变绿是因为水中哪类植物大量生长(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种子植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银杏是原产于我国的举世闻名的活化石植物.科学家将其列为裸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根、茎、叶发达
B.植株高大
C.有种子无果皮
D.有果实和种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作用的是( )
A.叶脉细胞
B.表皮细胞
C.叶内细胞
D.保卫细胞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秆的生长发育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哪项不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
A.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C.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植物经常萎蔫对生长是有害的,农业生产上常用黏性的塑料覆盖在叶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它能使氧气、二氧化碳和光线透过,水则不能透过.该薄膜的适用情况是( )
A.连续降雨时
B.炎热夏季的强光下
C.低温环境中
D.秋末落叶时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CO2;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manfen5.com 满分网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将快要熄灭的火柴,靠近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个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A.淀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叶脉具有输导作用,它能够输导的物质是( )
A.水分和二氧化碳
B.水分和无机盐
C.水分和有机物
D.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请将下列植物的所属类别和特征的对应编号填入表格内:
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为植物细胞的是   
(2)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 结构是①    ,④    和⑥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中,②的作用是   
(4)吃西瓜感到很甜,糖分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图所示细胞生命活动的几个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细胞的    过程,细胞不断从外界获取    由小长大.
(2)②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使细胞   
(3)③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    (选择①或②)
manfen5.com 满分网
四、解答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颗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叶,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0℃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
(1)该实验可以分为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和乙,其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的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  另一组是甲和丙,其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的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实验过程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其正确的顺序:   
(2)图D是盖盖玻片,正确的方法:让盖 玻片的    _先接触水滴,然后缓 缓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   
(3)在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B所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4)按图示方法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    部分.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请在下列序号后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将右边的光合作用概念图补充完善.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    :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    :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黄粉虫幼虫应选一条还是若干条?   
②用具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    的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
③实验记录如下:
环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5322223211
阴暗15171818181817181919
(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    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
如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6)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只?   
②对照实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    ,其它条件都相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