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广西南宁九中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溶洞里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B.会踢球的机器人
C.正在升空的礼花
D.珊瑚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沙漠变绿洲
D.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哪项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A.青蛙捕食蜘蛛
B.蛇捕食老鼠
C.松鼠吃蘑菇
D.兔子吃青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
A.一片草原
B.一个湖泊
C.一块农田
D.一棵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空气、光照
B.温度、水分
C.水分、空气
D.光照、温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 )
A.光
B.水
C.空气
D.土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提多,这是为了( )
A.听觉再更灵敏
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麝牛成群生活时,如果遇到狼群,雄牛会围成一团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避免被狼伤害,这种现象称为( )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羊
B.绿色植物
C.狼
D.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淮南的橘子移到淮北就不甜美了,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
A.农民
B.耕牛
C.农作物
D.杂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北方针叶林
D.南方阔叶林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
B.b
C.q
D.p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
B.水蚤
C.鱼
D.鱼鹰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南橘北枳”
D.“草盛豆苗稀”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08年贺州市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包括(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阳光、空气和水等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列实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因素变化的是( )
A.蛾类的昼伏夜出
B.侯鸟的迁徙
C.公鸡报晓
D.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从“狼吃羊,羊吃草”看出,狼体内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狼
B.羊
C.草
D.光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天然林很少发生松毛虫害,而人工林却常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主要原因是( )
A.人工林对虫害的抵抗力差
B.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C.人工林内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D.人工林内气候适合松毛虫繁殖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互利关系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乌贼体内有墨囊,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染黑海水,乌贼乘机逃走.这一现象说明了生物能够( )
A.适应环境
B.影响环境
C.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排除体内废物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可见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进行实验方察设计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 )
A.一个变量因素
B.二个变量因素
C.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列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
A.野兔和狼
B.蚜虫和水稻
C.工蜂和蜂王
D.小麦和稗草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A.污物
B.细胞
C.气泡
D.墨水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某生态系统地处温暖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能长时间的处于稳定状态,生态平衡不易被打破.这个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黄土高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2002年我国山东部分地区发生了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无机物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根和茎都有贮水功能,这说明( )
A.为减少蒸腾作用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有效降低呼吸作用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一片草地
C.一个公园
D.一个学校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昆虫→青蛙→蛇→鹰
B.草→狐狸→狼
C.阳光→草→兔→狐狸
D.草→兔→羊→狼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细菌、真菌能( )
A.防止疾病
B.固定二氧化碳
C.合成有机物
D.分解有机物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下哪项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在有活动草履虫的培养液滴的一端放一粒食盐,它会立即游向另一端
C.含羞草的羽状复叶被手触摸后闭合下垂
D.放在窗台上的花枝叶常向光生长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若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下列哪种方法能够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A.减少捕食者的数量
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数量相等
C.增加各种生物的种类
D.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没有消费者
C.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D.温度太低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氧气
C.水
D.阳光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在设计实验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和湿度
C.20度和5度
D.有光和无光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植物具有应激性.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它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53. 难度:中等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作用,所以称为“地球之肺”.   
详细信息
54. 难度:中等
“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55. 难度:中等
有些毒蛇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易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不适应.______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进行显微镜观察时,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把一只眼闭上.   
详细信息
58. 难度:中等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都可使细胞数目增加.   
五、解答题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细胞中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为两类.______
详细信息
60. 难度:中等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是整个细胞的控制中心.______
详细信息
61. 难度:中等
将下列结构与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62. 难度:中等
将下列生物现象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63. 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_
(3)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5)此生态系统中兔与草的关系是______
(6)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则鹰的数量会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7)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恢复,鹰和狐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8)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______,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
(9)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这一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64. 难度:中等
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具有[D]______、[E]______、[F]______
(2)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你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由______决定的?(填字母)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65. 难度:中等
实验探究
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的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么?
(2)作出假设:______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通过观察的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如果在铁盒中央放两只黄粉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结论?为什么?______
(6)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黄粉虫应当做什么样的处理?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