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3.1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2010年单元测试卷(1)(解析版)
一、填空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选择填空: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中
(1)既是细胞组成成分,又是机体能源物质的是    .其中为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作为细胞组成、组织更新必须的基本原料的是    ;作为体内重要贮能物质的是   
(2)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是能源物质的是    .其中在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在人体内含量仅占4%左右的物质是   
(3)既非细胞的组成成分,又非机体的能源物质,主要对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4)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E.无机盐F.维生素G.水和无机盐H.蛋白质、糖类、维生素I.蛋白质、糖类、脂肪.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疾病诊断与食物治疗:
manfen5.com 满分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鱼肝油、蛋黄、肝脏.  F.肝脏、鱼肝油、胡萝卜G.新鲜蔬菜水果H.含有种皮、胚的大米、面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缺含    的无机盐,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缺含    的无机盐,人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防止夜盲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食物是( )
A.胡萝卜
B.新鲜蔬菜
C.动物肝脏
D.标准面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此以往,容易患脚气病.这是什么道理?( )
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
B.碱能破坏维生素B1
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D.患者吸收不到足够的维生素B1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能促进小肠吸收钙和磷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甲每日都用不锈钢锅炒菜,乙则用铁锅.甲比乙更易患的病是( )
A.脚气病
B.贫血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注射输入完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完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有( )
A.蛋白质
B.无机盐和维生素
C.氨基酸
D.淀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进入小肠的食糜中,除了含有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外,还应含有( )
A.甘油和脂肪酸
B.葡萄糖和多肽
C.麦芽糖和多肽
D.葡萄糖和氨基酸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人在饥饿时吃了油饼,油饼经消化后的终产物是( )
A.CO2和水
B.CO2、水、尿素
C.葡萄糖、氨基酸
D.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将几块等量牛肉片分别放在盛有等量消化液的容器中,产生氨基酸最多的是.( )
A.胰液和小肠液
B.胰液和胃液
C.胃液和唾液
D.胆汁和胰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考虑美的问题,时下,减肥之风悄然兴起,请同学判断以下哪种减肥方式最为科学.( )
A.多喝水,少吃饭
B.每天只吃水果
C.多参加体育活动
D.少吃食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给实验用的正常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尽快复苏,可适量注射一定浓度的( )
A.生理盐水
B.淀粉溶液
C.蛋白质溶液
D.葡萄糖溶液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所吃食物没有被消化
B.胃排空时间长
C.食物残渣排出缓慢
D.体温过高影响消化酶的活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 )
A.软骨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哪项不属于消化道的功能?( )
A.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
B.储存食物
C.吸收食物中的小分子物质
D.分泌消化液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经以下处理一小时后,滴加碘液会使哪一只试管的内容物变成蓝色?( )
A.米汤与一定的冷开水充分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B.米汤与一定量的唾液充分混合,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C.鸡蛋清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D.脂肪微粒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多肽(蛋白质初步消化产物)、维生素、盐酸、水和少量麦芽糖等.最大可能是从哪里取样的?
1
1
;如果化验只有淀粉、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水和少量麦芽糖等,最可能是从哪里取样的?(
D

A.食道
B.胃
C.小肠下部
D.口腔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消化液直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是( )
A.唾液腺和肠腺
B.肠腺和胃腺
C.肠腺和肝脏
D.肝脏和胰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唾液
C.胰液
D.胆汁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脂肪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血液流经小肠后,吸收了小肠内的营养物质,这时血液变成了( )
A.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B.含养料丰富的动脉血
C.含氧丰富的静脉血
D.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坏血病患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根据消化系统结构图:
(1)消化道中,唾液进入[______]______,初步消化淀粉;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______]______;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食物残渣通过[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2)分泌和贮存胆汁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既有内分泌腺、又有外分泌腺的是[______]______;胆汁和胰液分别经导管先进入[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中消化食物.[8]______位于腹腔的右下方.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4支试管中分别注入胃液、唾液、肠液和胆汁10毫升,向其中各加入数滴动物油振荡,然后放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观察发现,1、3号试管无变化,2号试管的油滴逐渐溶解,4号试管呈乳浊状.若各加入2滴冷却的淀粉糊,振荡后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2滴碘液,1、4号试管中液体变蓝,而2、3号试管无变化,试推测这4支试管中各盛的是哪种消化液?1号______;2号______;3号______;4号______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三种有机物通过消化道时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
(1)甲、乙、丙分别代表______的消化.
(2)A、B、C、D、E分别代表的消化器官是:______
(3)蛋白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消化,最终被分解成______;淀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消化,最终被分解成______;脂肪在____________中消化,先经______的乳化作用变成______,再在肠、胰液中______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_
(4)三种物质必须到达______才能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manfen5.com 满分网
(1)将3支试管均放入37℃水中的目的是:______
(2)10分钟后滴加碘液明显变蓝色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若在37℃水中放置5分钟,滴加碘液A中会有部分变蓝色;在37℃水中放置10分钟,滴加碘液A中不变蓝色,说明______
(4)恒温后,A中滴加碘液______.说明______.这就是细细品尝馒头会感到有甜味的原因.
(5)通过A与C的对比,可以探究____________作用;通过A与B的对比,可以探究______的作用;通过A与B、C的对比,即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又可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6)若把以上3个试管都放在10℃水中10分钟,滴加碘液会都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需_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
(1)请将反应结果及原因的正确叙述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①变蓝②不变蓝③温度适宜,淀粉被淀粉酶消化④过酸影响了淀粉酶的催化能力⑤温度过高,淀粉酶失去活性没有催化能力⑥过碱影响了淀粉酶的催化能力
(2)从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它必须在一定______,一定______等条件下,才能对淀粉起到消化作用.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面是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图解,请回答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______,由______分泌.图中②所指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中.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种.
(2)图中③所指的物质是______,④所指的物质是______.物质④在小肠内由小肠绒毛内的
______直接吸收进入______.  
(3)若把淀粉换成牛奶,①能否发挥作用?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