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鸡破壳而出 B.蜥蜴遇敌断尾 C.钟乳石长大 D.植物的光合作用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 ) A.能繁殖 B.具有细胞结构 C.需要营养 D.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3. 难度:简单 |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西山森林公园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此处的环境情况(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
|
4. 难度:中等 | |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鲤鱼、金鱼、水草、荷花、鸭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依据是( ) A.生物的形态结构 B.生物的用途 C.生物的数量 D.生物的生活环境
|
5. 难度:简单 | |
海洋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层缺少( ) A.氧气 B.阳光 C.营养物质 D.生存空间
|
6. 难度:简单 | |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
7. 难度:简单 | |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
8. 难度:简单 | |
水稻与稻株旁的稗草,水稻与水稻里的蝗虫,它们的关系依次是( ) A.合作、捕食 B.捕食、合作 C.竞争、捕食 D.合作、竞争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
10. 难度:简单 |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的表述为( ) 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植物→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植物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中的所有动物 B.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一个果园中的全部果树 D.一条河流
|
12. 难度:简单 | |
生态系统中,完成物质循环的两个关键性成分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
13. 难度:简单 | |
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生活垃圾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缺少分解者 D.缺少消费者
|
14. 难度:简单 |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体内能量的最初源头是( ) A.螳螂 B.蝉 C.草 D.阳光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寒带针叶林 D.北极冰川
|
16. 难度:中等 | |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
17. 难度:中等 | |
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
18. 难度:中等 | |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19. 难度:简单 | |
被称作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
20.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ABCD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mg)0.0450.0240.0030.1450.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
21. 难度:简单 | |
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部位的洋葱表皮,下列哪种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5× 物镜40× C.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0× 物镜40×
|
22.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下列说法错误的( ) 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 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
|
23. 难度:简单 | |
在低倍镜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在换上高倍镜继续观察前,应将该细胞移向视野的正中央,此时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
24. 难度:简单 | |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D.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
25.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聚,图甲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⑤ C 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①
|
26. 难度:简单 | |
普通光学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A. 遮光器和目镜 B. 遮光器和物镜 C. 遮光器和反光镜 D.目镜和物镜
|
27.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B.视野变亮了 C.物像变模糊了 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
28. 难度:中等 | |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放大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B.观察时可通过开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 C.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 D.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可转动目镜来移动物像
|
29. 难度:中等 | |
李明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不见了。请你帮他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 A.没有调节反光镜 B.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 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30.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31. 难度:困难 | |
当搬开石块时,潮湿的地方看到有蚯蚓。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7分) (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在铁盘内部一侧放上一层湿土,另一侧放一层干土,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放2只蚯蚓,观察蚯蚓的行为。实验中设计不严谨的地方是 ,为什么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上述科学探究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
32.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 (2)图中植物的落叶逐渐消失了,是因为 ,植物落叶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的 。 (3)图中的虫子属于 。 (4)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短时间内会 。 (5)植物、鸟、虫三者中,拥有能量最多的是 ,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中是 的。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 (6)用序号写出该图中的食物链
|
3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的是 和 。 (2)此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 (3)写出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对兔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有 个
|
34. 难度:困难 | |
请对照下面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问题:(14分) (1)取放显微镜时应该左手托[ ] ,右手握[ ] 。 (2)对光时要依次转动的结构是 、 、 ,对光对好的标志是 。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 (4)把玻片标本放在 上后,并且要用 压住,标本要正对 的中央。 (5)转动时,使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 ] ,它能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楚。 (6)用显微镜看到的像是 像,且物和像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
|
35. 难度:中等 | |
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请分别说出其余三位同学造成观察效果不理想的纠正措施。甲 ,乙 ,丙 。当一位同学观察到细胞时,想让同桌看一下,他把显微镜移给同桌时,发现看不清楚了,最大的可能是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