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陕西咸阳百灵中学八年级上10.1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几乎所有的灵长目动物,像猕猴、黑猩猩等,都过着等级森严的群居生活,下面与它们群体中“首领”的产生关系最大的动物行为是:  

A贮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捕食行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蜜蜂、白蚁、猴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A、B、C都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一个狒狒群体中,最占优势的个体:  

A往往最后享用食物;

B是一个雄性个体和一个雌性个体;

C是一个强壮的雄性个体;

D往往最后拥有配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动物的行为千奇百怪,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A蚊叮咬人;

B雌蛾释放性外激素;

C狗三条腿着地,一条后腿提起到处撒尿;

D蜜蜂的圆形舞。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A跳舞;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同学们列举了一些动物的行为表现,其中错误的是  

A蜻蜓点水;           B蚂蚁搬家;

C青蛙冬眠;           D牛的胃肠蠕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同学们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在所有行为中所占比例也越大;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C无脊椎动物比较低等,它们没有学习行为;

D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狗看见陌生人狂叫,蜻蜓点水;

B鸡绕道取食,幼袋鼠出生后就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C乌贼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墨汁,羊排尿;

D小狼吃奶,海豚顶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  

A其所生活的环境决定的;

B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经常性的活动决定的;

D双亲活动的影响决定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A母狼的哺育能力很强;

B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C母狼试图使婴儿成为自己的幼崽;

D母狼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千姿百态的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下面说法最完整的是:  

A这有利于脊椎动物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这有利于脊椎动物寻找配偶;

C这有利于脊椎动物有效地逃避敌害;

D这有利于脊椎动物获得更多食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行为,下列行为中都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A母鸡孵蛋,鹅看家;

B鼠走迷宫,黑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洞里的蚂蚁;

C象吃香蕉,狗捡回扔到远处的飞盘;

D猫去固定的地方吃东西,蛇蜕皮。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小宇同学和几位好朋友在看马戏团表演时,发现马戏团的狗能用叫声表演“算算术”,狗的这种行为是:  

A学习行为;       B遗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A、B、C都不对。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和肌肉组成的;

B在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动物就能完成各种运动;

C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都有利于它们的存活和繁殖后代;

D动物的取食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引起某人小腿肌肉瘫痪的主要原因是:  

A小腿相应的关节受到损害;

B控制小腿肌肉的神经受到损害;

C肌肉内的乳酸太多;

D小腿肌肉内的血管受到损害,使肌肉供血不足。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栖息在北极苔原地带的麝牛,在遇到狼的袭击时,会把幼牛保护在牛群中间,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围成圆阵,个个头朝外,用犄角与狼搏斗。在这种阵势下,狼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最后一退了之。麝牛的这种行为说明麝牛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2动物的某种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3除哺乳动物外,其他的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

4任何一个关节的运动都需要两块以上的肌肉协同作用。

5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

6为了增强树叶的吸水性,黑猩猩先咀嚼树叶,然后吐出来作为“海绵”,黑猩猩利用这种“海绵”把存在树洞里的水吸出来,或者把狒狒等猎物颅腔里残留的脑髓吸干净。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蜜蜂是一类典型的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许多人都有过被蜜蜂蜇过的经历。蜇人的蜜蜂是蜂群中的工蜂。当工蜂遇到敌害时,不得已会使用螯针,螯针会连同一部分内脏一起拉出,很快这只工蜂就会死去,请你解释工蜂的这种自杀性行为有什么意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上体育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老师通常会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前准备活动。结合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你认为在篮球课上学生应做哪些相关关节和肌肉的准备活动?并说明原因。

 

五、探究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位科学家曾于1940年用大鼠做迷宫试验,他用的迷宫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出口处有食物。大鼠从入口进入迷宫后,经过多次“走错路”“尝试与错误”学习,终于找到出口,而一到出口就受到食物奖励。他让大鼠连续进出迷宫,多次之后,有些大鼠能很快找到出口,很少再“走弯路”,有些大鼠却总是要走些死胡同,然后才能摸索到出口。他从这些大鼠中选出最快走到出口和最慢走到出口的大鼠,前者称为“迷宫敏”大鼠,后者称为“迷宫钝”大鼠。他让“迷宫敏”互相交配,也让“迷宫钝”互相交配,然后用迷宫训练两者的后代,经过多代选择后,他获得了在走迷宫的本领上迥然不同的两群大鼠。

1同种大鼠,有的是 “迷宫敏”,有的是 “迷宫钝”,这一实验发现说明了什么?

2这位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应用了什么方法?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人们为了让喂奶期的母猪代替其他母猪喂养几只小猪,往往要先在这几只小猪身上抹些喂奶母猪的尿液。请分析说明:

1喂奶母猪的尿液起到什么作用?

2喂奶母猪为什么能够代为喂养别的母猪生下的小猪?

 

七、填空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群体中有                                         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           雄蚁和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       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能移动,由         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