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珊珊虫和血吸虫从动物分类上讲,分别属于( ) A.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B. 扁形动物和腔肠动物 C. 腔肠动物和线形动物 D. 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
3. 难度:简单 | |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关于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 尾鳍保持鱼体平衡 C. 鳃进行气体交换 D. 身体纺锤形减小阻力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陆生脊椎动物 B. 都属于变温动物 C. 都能够产卵 D. 都属于体内受精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B. 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 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D. 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
6. 难度:中等 | |
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 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 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 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 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
7. 难度:中等 | |
右图表示发面是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C、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
8.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与遗传物质有关 D. 不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中,不是通过减少食物中的含水量来防腐的是( ) A. 果脯 B. 罐头 C. 鱼干 D. 腊肉
|
10. 难度:中等 | |
动物利用声音、气味、动作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 ) 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 C. 蜜蜂发现蜂源后的各种舞蹈 D.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
11. 难度:中等 | |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 (2)请写出一条动物A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_____。 (3)B和E两种动物,B依靠_____进行呼吸;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12. 难度:中等 | |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关节结构示意图中标号2和5的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人体完成图A所示动作时,①②分别处于_____、_____状态。 (3)运动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还需要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的。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作用;图中表示分解者的是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是:_____。 (3)若在短时间内,大量引入丁的天敌,会破坏_____。
|
14. 难度:困难 | |||||||||||||||||||||||||
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问题: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了_____,除此之外还会产生_____。 (2)①②作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试管_____为一组。 (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