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 ) A.解剖和分析 B.探究和实验 C.观察和实验 D.取样和实验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 B.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
3. 难度:中等 | |
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其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比平原地区多。影响红细胞的数量增多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皮毛 B.鱼儿离不开水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大树下面好乘凉
|
5. 难度:简单 |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 ) A.捕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
|
6. 难度:中等 | |
芊芊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百合花的花粉粒,下图中,四种物镜下哪种观察到的百合花花粉粒最少? ( ) A. B. C. D.
|
7.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显微镜观的低倍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影像。如果他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移动玻片使a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A. 甲→乙→丙 B. 甲 →丙→乙 C. 丙→甲→乙 D. 乙→甲→丙
|
8. 难度:中等 | |
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下图中①所示的物像。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下图②中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 (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
9. 难度:困难 | |
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应如何处理? ( ) A.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D.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实验
|
10. 难度:简单 | |
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他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①④ B.①⑤ C.③④ D.③⑤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B. 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D. 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
12. 难度:中等 | |
有学生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看见有一物象,要使该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必须将装片移向( )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
13. 难度:中等 | |
小娟习惯使用右手写字和画图,她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时,眼睛与镜筒之相关位置应是下列哪一幅图? ( ) A. B. C. D.
|
1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纸上画了如图的图案,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哪个图像:( ) A. B. C. D.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线较弱时,应将反光镜转换成平面镜 B.对光时,应选择放大倍数较小的目镜和物镜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不清晰的物象变得更清晰 D.要转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应该用手指捏住并转动转换器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读图,对光时应先转动_____。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反光镜 D.遮光器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_____。 ①对光,有明亮视野 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③放标本,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 ⑤整理显微镜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⑤③①②④ (3)观察时,①标有10×字样,④标有10×字样,视野中物像是原物的_____倍。在观察时,当④由10×转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先转动图中标号为___的部件;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 ]________________。 (5)小科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装片,黑点不动,转换高倍镜后黑点仍在,则黑点可能在[] 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实验是开启生命王国大门钥匙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小箐同学选用金鱼、鱼网、温度计、小鱼缸、冰块、热水等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 (1)将_____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了该变量,其余的条件都应保持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2)至少需将金鱼均等分为_____组进行培养,并分别记录各组中金鱼_____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3)比较适合的水温变化范围是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大耳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15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它们耳朵的大小不同,如图所示.这与它们生活地区的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_____) A.水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____相适应. (3)随着北极温度的变暖,试推测极地狐的耳将会变_____(填“大”或“小”).
|
19.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对研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很感兴趣,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鼠妇生活的场所都比较潮湿,在干燥的地方基本找不到鼠妇,难道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若你是小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 (2)针对此问题,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要准备的材料用具如下:不透光的纸、一个大小恰当的纸盒、适量的潮湿的土、适量的干燥的土、正常鼠妇30只。 (4)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纸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标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的土壤为干燥的,乙部分的土壤应为_________。 ②把3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然后用不透光纸将整个纸盒盖住。 ③将两装置置于_________且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中。 ④过1小时后清点甲、乙两处鼠妇个数,并记录。 ⑤重复此实验5次。 (5)实验结束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6)在本实验中,甲乙两组起到_________。 (7)实验步骤E中“重复此实验5次”,原因是:_________。 (8)根据此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