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从结构上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把视野左上角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可把玻片标本往左上角移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象是“b”,在载玻片上的实物为“d”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属于一个器官的是( ) A. B. C. D.
|
4. 难度:简单 | |
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限制草履虫过快运动 B.增加营养 C.便于计数 D.增加温度
|
5.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细胞结构中,只能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 ①⑤ B. ①⑥ C. ②③ D. ⑤⑥
|
6. 难度:中等 | |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相加的和 B.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C.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量越少 D.如果光线较暗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对光
|
7. 难度:简单 | |
玉米和蚕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子叶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
9. 难度:中等 | |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桑树 B.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 C.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土壤 D.如果桑叶被农药污染,该生态系统内农药这种有害物质的含量最高的是鱼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枯叶蝶的体色与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蚂蚁齐筑巢”描述的是竞争关系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阳光→草→兔→狐 B. 枞菌→野猪→老虎 C. 小麦→鼠→蛇→鹰 D. 草籽←麻雀←鹰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定的是( ) A.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
13. 难度:简单 | |
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只细胞分裂的结果 D.只细胞生长的结果
|
14. 难度:中等 | |
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
15. 难度:中等 | |
把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移到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会放出气泡,产生的气泡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氢气
|
16. 难度:中等 | |
夏天到了,天热变得很热,小明爸爸从市场买回来了一个西瓜,回来一起吃,小明突然想到自己已经学习了二年的生物,但还没有尝试过观察自己制作的植物玻片.于是他尝试利用“西瓜肉”制作了一个临时的装片. (1)他观察到的应该是________(填甲或者乙图). (2)小明切开西瓜时时流出了很多汁液,是因为他破坏了图中[_]________里贮存着细胞液,和[_]细胞膜能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 (4)图中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图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__________________流动。
|
18. 难度:中等 | |||||||||||||||||||
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