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93 年在南京汤山发现南京直立人颅骨化石。研究发现,南京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形态特征十分相似,都显示了许多蒙古人种的性状。证据表明直立人是最早能够(    )

A.直立行走 B.用火、狩猎 C.语言交流 D.缝制兽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C.金丝猴 D.大猩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进化过程中,人的下列各项变化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的是(  )

A.后肢粗壮 B.奔跑加快

C.群居生活 D.脑容量增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生活在亚洲丛林中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据此结构可推断,与松鼠比鼯鼠独有的运动形式是(    )

A.滑翔 B.游泳 C.爬行 D.跳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动物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B.动物能主动快速地获取食物

C.动物能主动地逃避敌害

D.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运动寻找配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

A. 螳螂的翅﹣﹣跳跃 B. 鱼的鳍﹣﹣游泳

C. 马的四肢﹣﹣奔跑 D. 鸟的翼﹣﹣飞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 B.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

C.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孔雀开屏”和“蝉的鸣叫”分别属于的动物行为类型是    

A.攻击行为,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种行为与其它行为不同的是

A.海豚顶球 B.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 D.鹦鹉学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从野外捕来的菜青虫幼虫

B.对菜青虫要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C.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应当一样大小

D.事先饿饲幼虫适当的时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①是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

B.结构②中的滑液能减少两骨间的摩擦

C.结构③和④构成了关节面

D.关节炎患者经常关节肿胀疼痛,其病变部位应在结构⑤上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中的树木 B.一片草原

C.一个湖泊 D.百亩农田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细菌和白菜 B.兔子和草 C.水藻和小麦 D.鼠妇和大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D.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种自然景观,从诗中描述的情景来看,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人类只在部分地区使用农药 DDT,但曾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检测出 DDT 成分,此现象说明(  )

A.DDT 挥发性极强

B.考察队把 DDT 带到了南极

C.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cb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a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一环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种类是一定的

B.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一定的

C.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

D.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整个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其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上述四个阶段中_____阶段的人类.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生物圈是___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活动于三圈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请据如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内有许多关节,运动剧烈时会造成脱臼,结合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由于关节头从[   ] _____里滑脱出来。

2)据乙图所知,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   ] _____和关节腔内的滑液;能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_____

3)甲图表示_____动作,此时[   ] _____是收缩状态。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如图是一个封闭的鱼缸,请据图分析回答:

(1)金鱼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它为鱼等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光、水、河泥属于_____成分。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有______者没画出来。

(3)该生态系统中所有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______作用。

(4)该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类型中的______(选填“陆地”、“水域”)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兔、鹰三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图是这三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请回答:

(1)A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

(2)能量在该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_________

(3)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该食物链中的_________

(4)根据行为的发生来看,兔吃草、鹰吃兔都是_________行为。

 

四、资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

资料一:蚯蚓和仓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研究蚯蚓和仓鼠走“T”字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多次尝试才能学会正确爬向食物.而仓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得多.(注意:实验前应该使仓鼠处于饥饿状态)

资料二: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并保持湿润)

方案

分组

培养皿

锯木屑

是否灭菌处理

是否接种细菌

培养环境

方案甲

A

一套

5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

B

一套

5

不灭菌

不接种

自然条件

方案乙

A

一套

5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

B

一套

5

灭菌

接种

无菌条件

 

根据资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的途径来看,蚯蚓和仓鼠走迷宫爬向食物属于_____行为

2)从行为获得的目的来看,蚯蚓和仓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而它们走迷宫爬向食物的行为则属于_____行为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蚯蚓与仓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

4)你认为方案_____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