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右侧同学能分辨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
2. 难度:中等 | |
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雨 B.露 C.霜 D.冰 |
3. 难度:中等 | |
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漂流,当竹筏顺流行驶时,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河岸 B.小华 C.河岸边的树 D.迎面驶来的竹筏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放大镜观察蚂蚁 B.哈哈镜 C.拱桥倒影 D.树林间的光线 |
5. 难度:中等 | |
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采用以下哪种方式开始计时误差较小( ) A.听到枪声时 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
7.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习惯的一些行为,会导致水分蒸发加快的是( ) A.吸完墨水后,塞紧瓶盖 B.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C.用电热吹风将湿发吹干 D.将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里保存 |
8. 难度:中等 | |
一条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其入射角( ) A.90° B.45° C.0° D.180°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 C.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200Kg D.用手托住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涂有荧光物质纸条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荧光物质发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温度计示数不会娈化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点时,可以在C点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放至C点,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放在图中的( ) A.A点,屏上可得到放大的像 B.A点,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C.A点的左侧,屏上可得到放大的像 D.AB之间,屏上可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像 |
12. 难度:中等 | |
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则( ) A.大烧杯B内的水沸腾的同时烧杯A内的水也沸腾 B.大烧杯B内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C.大烧杯B内的水沸腾后,即使继续加热,烧杯A内的水也不会沸腾 D.大烧杯B内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仍会沸腾 |
13.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10s,乙在甲前面1.2m处 C.甲、乙两小车不是同时出发的 D.经过8s,甲在乙前面2.4m处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 |
16. 难度:中等 | |
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m;当她向镜子走近1 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 m. |
17. 难度:中等 | |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这种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
18. 难度:中等 | |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如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 ;发出声音的频率全部在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内的动物是 . |
19. 难度:中等 | |
小明从课本上了解到:老花眼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他想通过测量爷爷的老花镜的焦距,算出眼镜的度数.他应该让老花镜 太阳光放置,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 度.若用该老花镜距蜡烛20cm观察,看到的是蜡烛 、 的像. |
20.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图中OA、OA'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
21. 难度:中等 | |
写出图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在A中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______(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______呈现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 |
23. 难度:中等 |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确定 ______(选填“酒精灯”、“铁圈”或“横杆”)的位置,然后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 ______(选填“酒精灯”、“铁圈”或“横杆”)的位置; (2)实验中,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请在方格纸上建全坐标,画出温度-时间图象;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_____,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小芳和小明在测量课本中纸张的厚度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小芳先测出1毫米厚的课本(纸张),然后数出其中纸的张数为N,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1/N毫米; 小明先测出课本除封面外纸张的总厚度L毫米,再数出纸的张数N,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L/N毫米. 以上两种方法中,测量误差较大的是______采用的方法(填人名). 若还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要减小误差,改进措施是______(可用数据说明) |
26. 难度:中等 | |
小明与科技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种降落伞,他们准备利用一幢30层的楼房(每层楼高度相同),探究这种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①降落过程中速度可能不发生变化(作匀速运动) ②降落过程中速度可能越来越快(作变速运动)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______ 实验方案: ①让降落伞从30楼阳台自由下落到地面,分别测量______的时间; ②重复以上过程,再做两次; ③计算速度.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
27. 难度:中等 | |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30分,印尼附近海域发生8.9级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地震发生时,距震中1500km的马尔代夫海边,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如果他们及时接到地震警报,并立即奔向离海岸3000m的高地,便可不被巨浪卷走.问: (1)若海啸在大洋中传播速度高达500km/h,巨浪到达小孩玩耍所在地需要多少时间? (2)若孩子们逃往高地的速度为6km/h,当11时10分小孩接到地震(海啸)警报后,立即奔向离海岸3000m的高地方是否能死里逃生?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小雨坐在爸爸的上上随爸爸出去旅游.由于雾大,爸爸车开得很慢.路上细心的小雨发现来往的车辆都亮着黄灯,从爸爸那里他知道了原来这些黄灯都叫雾灯,在大雾弥漫时,汽车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安全. “可为什么雾灯要选发黄光的灯?”小雨不解的问爸爸.看到小雨这么好问,爸爸很高兴,他让小雨分析一下原因.小雨想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有关散射的知识,就说到:“也许是黄光不容易被雾散射吧!” “那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爸爸接着问道.看出爸爸在考自己,一向要强的小雨会心一笑:“我找来可射出不同色光的灯泡并排放在一起,分别射出七种色光.由看不清的远处逐渐向这七个灯泡靠近,并记录看清的顺序,根握顺序就可判断各种色光被散射的容易程度!” 虽然不是很平密,但爸爸还是鼓励了小雨,并和他一起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他们发现由远及近时,最先看到黄灯、绿灯和红灯,最后是蓝灯和紫灯. 小雨在爸爸的帮助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1)小雨得到的结论是:黄光______(“易”或”不易”)被散射. (2)红光和绿光也不易被散射,为什么雾灯不用红光或绿光? (3)你认为这一些结论在显示生活中还有什么用?请举1例 (4)上文所经历了怎样的科学思维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