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晴朗的天空是( ) A.蔚蓝色的 B.深灰色的 C.暗红色的 D.深绿色的 |
2. 难度:中等 | |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探索“天电”的动力来源于( ) A.获得政府的奖励 B.维特平静的生活 C.对电现象的兴趣 D.展示自己的能力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到声带在振动,此现象说明( ) A.所有声音均由人的声带产生 B.任何时候声带均是声源 C.声带是人体的唯一能发声器官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要增强鼓声的响度,小华同学应加大敲鼓的( ) A.速度 B.力度 C.激情 D.准确度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拨动梳齿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得到的结论是: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 A.梳齿的材料 B.梳子的结构 C.拨动梳齿的快慢 D.拨动梳齿的幅度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体育馆屋顶和四周用吸音材料制成特殊网状结构,其作用是( ) A.吸收灰尘 B.吸声消声 C.换气灭菌 D.开阔视野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液态铁水具有固定的( ) A.形状 B.体积 C.温度 D.颜色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是30℃,则温度计玻璃泡里测温液体的温度是( ) A.28℃ B.29℃ C.30℃ D.31℃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 A.冰熔化吸收热量 B.冰熔化放出热量 C.病人发热量减少 D.病人发热量增加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湖中的倒影 B. 水中的筷子 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镜中的陶罐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发现的现象是: . |
12. 难度:中等 | |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通常经历的环节有: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 ,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和合作渗透于探究过程之中.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能听到令人震撼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声音能在 (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渐渐听不到了,恢复瓶里的空气,重新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真空 (选填“能够”或“不能”)传声.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椭球形凹面镜反射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的冲击波,使其集中到胆结石上,能将结石粉碎.此现象表明声音具有 日常人们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声音通过 传播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
15. 难度:中等 | |
噪声是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控制噪声的途径有:(1)控制噪声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例: ; (2) ,例:高架路段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3) ,例:纺纱女工佩戴耳塞工作. |
16. 难度:中等 | |
通常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可听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 难度:中等 | |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如图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分度值是 ℃. |
18. 难度:中等 | |
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 . |
19. 难度:中等 | |
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人们观察到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______的原理.当天晚上将出现的月相是______. |
20.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
21. 难度:中等 | |
将人的听觉范围,标在如图所示的声音频率的数轴上. |
22. 难度:中等 | |
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放热和物态的变化.仿照水和水蒸气间物态变化的箭头,如图所示,标注水和冰之间物态变化的箭头.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画出其法线和反射光线.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通过改变______ 来改变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尺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色、音调)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25. 难度:中等 | |
小华同学经过实验探究,获得冰和蜡烛的熔化图线,如图所示.分析图线可知: (1)冰的熔化图线是图______,蜡烛的熔化图线是图______ (选填“甲”或“乙”). (2)冰熔化过程花费的时间是______分钟. (3)与冰的熔化图线相比,蜡烛熔化过程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要求答出2条). |
26.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不仅与声音的频率,而且与声音的响度、离声源的距离及听者的听力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探究实验. (1)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①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声音的______ 有关.②______ 声波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 有关. (3)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继续增大音量后,小明才能听到.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 和______ 有关. |
27. 难度:中等 | |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所示). (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______;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______.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玻璃板. ①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