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温度 |
2. 难度:中等 | |
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 ) A.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B.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C.实物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D.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
3. 难度:中等 | |
下面的质量最接近5×107㎎的是( ) A.一只足球的质量 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 C.一个学生的质量 D.一头大象的质量 |
4. 难度:中等 | |
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
5. 难度:中等 | |
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 A.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B.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C.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D.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
6. 难度:中等 | |
270d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 ) A.增大了27dm3 B.减小了27dm3 C.增大了30dm3 D.减小了30dm3 |
7. 难度:中等 | |
A、B两个实心球,已知VA>VB,mB<mA,则两者的密度关系为( )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
8. 难度:中等 | |
把一块体积较大的冰放在一个容器中熔化,当冰全部化成水以后,可知( ) A.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了 B.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未变化 C.变成水后质量未变,体积减少了 D.变成水后质量少了,体积未变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属于磁性材料应用的实例是( ) A.DVD影碟 B.电话磁卡 C.电脑软盘 D.磁悬浮列车 |
10. 难度:中等 | |
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 A.大于10g B.小于10g C.等于10g D.无法确定 |
11. 难度:中等 | |
对于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
13. 难度:中等 | |
秋高气爽的夜里,我们仰望天空的星星,会觉得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D.大气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
14. 难度:中等 | |
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铲用久了,会变薄 B.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 C.秋风一吹,树上的叶片渐渐变少了 D.屋檐下的石块,出现了“滴水穿石”的现象 |
15. 难度:中等 |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 D.将钢棒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时,小磁针的这一端会远离钢棒,这说明钢棒一定有磁性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 尺测量较准确. |
17. 难度:中等 | |
(芜湖市)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 m3,约 kg;水还是神奇的“魔术师”,冬天“滴水成冰”、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谁实际上是分别经历了 和熔化的变化过程;“半城山、半城水”的芜湖也因水而灵,镜湖之水宁静如“镜”,可以照见景物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
18. 难度:中等 | |
电锯切割木料时锯齿与木料不断地撞击会发出恼人的噪声,当电锯的转速由快变慢时,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
20. 难度:中等 | |
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
21. 难度:中等 | |
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近视、远视)眼,可以用 镜来矫正.小凡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区看书,通过 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
22.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6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若要在光屏上成缩小、清晰的像,他们应将蜡烛向 移动,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三组常用物品:①塑料尺、铅笔、橡皮擦;②木桌子、钢卷尺、玻璃杯;③乒乓球、橡胶棒、汽车轮胎.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填数字序号);不同材料,导电性能不同,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称为 体. |
24. 难度:中等 | |
密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新材料的选择上,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高强度、______(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容器,现在要你测量这个容器的容积,请选择适当的器材,并简述测量方法: (1)需要的器材: (2)测量方法: |
26. 难度:中等 | |
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
27. 难度:中等 | |
在图1中画出折射光线、在图2中画出入射光线. |
28.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摆钟的摆球摆动情况时,小菲和同学们观察摆钟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用这个时间除以30,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 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探究 他们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秒表,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
______;(2分) (2)从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 ______;(2分) (3)由______(1分)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4)若有质量相等的钢球和木球,实验中为了减少误差,你要选用______(1分)来进行实验. |
29.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水沸腾时的情形: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陶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驵器材有:牛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A: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3;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2; (3)测出烧杯及剩下牛奶的总质量m4;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用m3、m4、V2表示) 【评估与交流】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______中,牛奶的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
31. 难度:中等 | |
盐水选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挑选种子的方法.现需要密度为1.1×103㎏/m3的盐水,若测得已配好的0.6dm3的盐水质量为540g, (1)这种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2)若不符合,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ρ盐=1﹒2×103㎏/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