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请勿高声谈笑”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人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 )
A.36.5℃
B.39.5℃
C.42℃
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快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 )
manfen5.com 满分网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
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
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
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寒冷的冬季,我们坐空调车会发现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关于“哈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
B.“哈气”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哈气”的出现是汽化现象
D.“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绷紧的橡皮筋    (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    (会/不会)发声,这说明    ;若将橡皮筋再绷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    会更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    m.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叫声音调高,    叫声响度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  声器,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    中减弱噪声.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应该是(a)    ,(b)    ,(c)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了附近    ,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要使气体液化,可采取        的方法来实现.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是采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吉林省)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    ,后是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2)实验二表明:______
(3)实验三表明: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200.3
400.5
尼龙丝300.5
尼龙丝40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
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manfen5.com 满分网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右图3中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manfen5.com 满分网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24681012141618
甲/°C70605347423937353433
乙/°C706661585552504847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填“甲”或“乙”);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