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体温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测量范围是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为 ℃.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 (能/不能)达到沸点, 沸腾. |
3. 难度:中等 | |
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 ℃.对联中包含的冰的这种性质,蜡烛 (选填“也有”或“没有”). |
4. 难度:中等 | |
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农村.分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城市水面少,水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少,水在这个过程中是要 热的. |
5. 难度:中等 | |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 成蒸气,并 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 成液体,并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
6. 难度:中等 | |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台下的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
7. 难度:中等 | |
夏天,揭开包装纸的冰棒所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花草上的小露珠在太阳出来后会慢慢消失,这是一种 现象.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小华在商场乘电梯上楼.若以商场的地面为参照物,她是 的;若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 的.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
10. 难度:中等 | |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
11. 难度:中等 | |
冬天,我们盖着棉被,感到被窝里很暖和,而夏天,我们看到卖冰棍的人也用棉被盖着冰棍.那么,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卖冰棍的人不懂物理,其实,这样冰棍更容易熔化 B.他这样做是为了给冰棍保温,不让冰棍太冷 C.给冰棍盖棉被是为了阻碍冰棍从外界吸热熔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2. 难度:中等 | |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所烧的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分别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可能的原因( ) A.甲同学做实验时杯子的水过多 B.乙同学做实验时杯子的水过多 C.甲同学加热时酒精灯的火焰更旺 D.乙同学加热时杯子有盖子 |
13. 难度:中等 | |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
14. 难度:中等 | |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
15. 难度:中等 | |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
16. 难度:中等 | |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 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a)、(b)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是6s C.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1.8m D.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
17. 难度:中等 | |
你的右手握着0的℃冰块,左手掬着0℃的水,两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说明理由. |
18. 难度:中等 | |
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公路上离你很远的汽车,虽然亮着车灯,但你却不能判断它是静止的还是在行驶的,而在白天,你却很容易判断,这是为什么? |
19. 难度:中等 | |
一列火车车身长200m,它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长为1800m的隧道,火车全部通过过需要多少时间? |
20. 难度:中等 | |
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时0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时3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
22. 难度:中等 | |
(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A、B两把刻度尺______精确度更高. (2)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如图2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____h,经过的路程是______km. |
23. 难度:中等 | ||||||||||||||||||||||||||||
小明与小李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李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小明与小李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 ,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 的看法对. |
25. 难度:中等 | |||||||||||||||||||||
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大干,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 |
26. 难度:中等 | |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l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_____,VAC=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如果在月球上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______(填:能,不能)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