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
2. 难度:中等 | |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
3.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哪个现象相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分解太阳光 D. 矫正视力 |
4. 难度:中等 |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
5.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
6. 难度:中等 | |
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 ) A.25.32m B.25.326m C.25.3260m D.253.26m |
7. 难度:中等 | |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当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
8.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 A.放于A点 B.放于S点 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
9. 难度:中等 | |
甲站在操场上不动,乙沿着以甲为圆心的跑道匀速跑动,若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则( ) A.甲是运动的,乙是静止的 B.甲是静止的,乙是运动的 C.甲、乙都是静止的 D.甲、乙都是运动的 |
10. 难度:中等 | |
火车车厢长22m,当火车静止时,一个人从车厢的一端匀速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是20s,如果火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的铁轨匀速运动时,这个人从车厢的一端以与第一次相同的速度匀速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是( ) A.22s B.20s C.10s D.2.2s |
11. 难度:中等 | |
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 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
13. 难度:中等 | |
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 min s. |
14. 难度:中等 | |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那么20匝铜丝的长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μ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玻璃在 侧. |
16. 难度:中等 | |
身高为1.7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1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靠近”、“远离”). |
18. 难度:中等 | |
火车钢轨每根长12.5m,车轮滚动到钢轨接头处会听到一次撞击声,若车内乘客从听到第一声开始计时,到听到第50声时,共用了25s,列车行驶的速度是 m/s. |
19. 难度:中等 | |
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1200m的铁路桥,整列火车完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84s,则该列火车长为 m,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行驶时间为 s. |
20. 难度:中等 | |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 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 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 m/s. |
21. 难度:中等 | |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运动时间长, 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
22.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 (2)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画出这条光线. |
24. 难度:中等 | |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 (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_.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
26.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cm.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_;②______.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cm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6)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______和______.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林学习小组在长约1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长约0.8厘米的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胶带将玻璃管固定在中间有数字的木制米尺上.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 (1)在选择玻璃管时,是选择长一些的好这是因为______. (2)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他们的视线随气泡一起移动,则通过气泡观察到米尺上面的数字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实验时,要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 (4)在实验中要测量出气泡上升时的速度,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进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大小进行比较. |
28. 难度:中等 | |
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______,先测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下落的时间.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 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大/小)纸锥进行测量,同时可用多次测量球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
31.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______.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3)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