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情况,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 将一面包块捏成面包球 B. 河里的冰熔化成了水 C. 将一大石块雕刻成一石狮 D. “天舟一号”将一箱货物运到“天宫一号”
|
2. 难度:简单 | |
关于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单位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D. 单位质量不同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
3. 难度:简单 | |
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判断天平横粱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
4. 难度:简单 | |
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2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 A. 向右调平衡螺母 B. 直接记录结果为20g C. 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的砝码 D. 向右调游码
|
5. 难度:简单 | |
运动场上所用的塑胶跑道比一般跑道好,这是因为塑胶跑道 A. 弹性好,硬度高 B. 密度小,硬度高 C. 弹性好,硬度低 D. 密度大,硬度低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墙对弹簧的拉力 C. 弹簧对手的拉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
8. 难度:简单 | |||||||||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液体密度为 B. 该液体密度为 C. 量杯质量为20g D. 量杯的质量为18g
|
9. 难度:中等 | |
小妍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ρ与体积V的关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ρ1>ρ2>ρ3>ρ4 B. ρ4>ρ3>ρ2>ρ1 C. 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大 D. 质量相同时,固体1的体积最大
|
10. 难度:困难 | |
体积和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 ) A. 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 三个球一定要全是空心的才行
|
11. 难度:困难 | |
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ρ酒精=0.8×103kg/rn3) A. 一定是20g B. 可能是14g C. 一定是16g D. 可能是20g
|
12. 难度:简单 | |
小顾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时,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 A.
|
13. 难度:简单 | |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据:
|
14. 难度:简单 | |
一般液体在量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______相平齐;测量时如果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
|
16. 难度:简单 | |
一容积为20L的气缸内储有密度为2kg/m3的气体,现将其气体压缩为8L,则压缩后气体的质量为______kg,密度为_______kg/m3。
|
17. 难度:简单 | |
“高铁”上运行的列车,车身材料与飞机相同,采用轻但坚固的优质铝合金材料。“轻”反映了铝合金材料________,“坚固”反映了铝合金材料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
|
19. 难度:中等 | |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_______kg.(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kg/m3)
|
2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一装满沙子的箱子放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测力计量程是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N,箱子受到拉力是______
|
21. 难度:简单 | |
我国研制出的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为0.16 mg/cm3,如图为一块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22. 难度:中等 | |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水的质量比装酒的质量多______kg。
|
23. 难度:中等 | |
小芸同学想利用一台已经调好的天平、一只空杯和适量的水,测量妈妈刚买回来的面粉的密度,她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填写出正确的操作和结果。
|
24. 难度:中等 | |
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1(如图a),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b),测其总质量为m2,此时溢出质量为m3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小松测木块的密度时,他先测出干木块质量为15g,量筒中装有50ml的水,用细铁丝将木块完全浸沉在量筒中,量筒水面对应的刻度为70ml,然后测湿木块的质量为17g,则木块实际密度约为______
|
26. 难度:中等 | |||||||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铁球总质量是多大?(ρ铁=7.9×103kg/m3)
|
27. 难度:中等 |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
28. 难度:简单 | |
小明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A. B. C. D.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
29. 难度:中等 | |
小陈同学的合作小组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了调节 B.调节天平的橫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便停止了调节 C.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己磨损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
30. 难度:中等 | |||||||||||
三人合作小组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
A.测出空烧杯质量;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杯与油的质量; C.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 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 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所测出油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油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油的密度值偏小,不可取 D、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
31. 难度:中等 | |||||||||||||||||||||||||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如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______、______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填序号)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作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