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 B. 洗澡水的温度约80℃ C.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2. 难度:简单 | |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 B. 蝙蝠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捕捉昆虫 C. 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 D. 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紫外线进行侦察
|
3. 难度:简单 | |
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 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 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 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
4. 难度:中等 | |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下图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B. C. D.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现象是 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走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小 B.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里,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
6. 难度:简单 | |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噪声检测仪 B. 道路的隔声板 C. 放噪声耳罩 D. 摩托车消声器
|
7.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固态酒精与甲苯属于非晶体 C. 连云港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 连云港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措施属于加快蒸发的是 A. 茶水太烫, 吹一吹凉得快 B. 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子呈针状 C. 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D. 超市里的蔬菜都用保鲜膜包装好
|
9. 难度:中等 | |
在演出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释放的白色烟雾,仿佛流动的白云,它的原理是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 A. 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烟雾 B. 迅速熔化而后再蒸发变成的白色烟雾 C. 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烟雾 D. 迅速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 A. 冬天,窗户玻璃结满“冰花” B. 秋天,屋顶有霜形成 C.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D.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 在有风的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 夏天,撕下冰棍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周围“白气”向下冒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在扬声器上撒些碎纸屑,播放音乐时,调节音量旋钮,观察纸盆上的碎纸片跳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播放合唱歌曲时,震耳欲聋,说明音调太高 B. 能听出音乐中有小提琴在伴奏,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C. 这个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 D. 这个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右边音叉时,左边的音叉把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弹起,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说明空气能传声 B. 这个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实验中小塑料球的作用是放大显示音叉的振动 D. 假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悬挂的小球仍会被弹起,但听不到声音
|
14. 难度:简单 | |
摄氏温标是以通常情况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在通常情况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
15. 难度:中等 | |
家用液化气是通过对液化气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使之______后贮存在钢瓶中的。
|
16. 难度:简单 | |
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______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______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2℃,所以选择_________(选填“将碘锤放在热水中”或“用酒精灯加热”)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_________现象。在碘锤的上方的凹槽中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___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______m。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声波的______较低。
|
20. 难度:中等 | |
大自然中水循环周而复始。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遇到暖气流_____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
21. 难度:简单 | |
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只有当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
22. 难度:中等 | |
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 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的改变量相同。
|
23. 难度:简单 | |||||||||||||||||||||||
某小组用图甲的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2)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 (5)图丙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_____不同。 (6)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
|
24. 难度:简单 | |||||||||||||||||||
小琴同学用图甲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时刻温度是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第2min冰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由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的熔化条件是______。
|
25. 难度:简单 | ||||||||||||||||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上等量的水和酒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他的猜想是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
26. 难度:简单 | |||||||||||||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与像离小孔的远近有关,于是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可以看出h和s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3)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向______填“上”、“下”)移动。 (4)小明发现:夏天,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______,其形成原理是:______。 (5)接着,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