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 C.人讲话声音响度约200dB D.人教版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 0 ~ 5s 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 内运动的路程为2m B.物体在3s ~ 5s 内通过的路程是 0 ~ 1s 内通过路程的2 倍 C.物体在5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物体在1s ~ 3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速度如图.若说丙车向西运动,应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方向指示牌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音调不同 B.乙丙响度不同 C.丙丁音色不同 D.甲丙响度相同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甲图:抽气时,听到铃声越来越弱,说明声传播需要介质 B.乙图: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弹起,说明音调越高,振动越快 C.丙图: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播能量 D.丁图:用同样的力敲击装水多少不同的瓶子,听到的音调不同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物体振动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C.街头设置的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我们听不到的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7. 难度:简单 | |
同学们在探究“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分别画出了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
8. 难度:中等 | |
关于下列几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
9. 难度:简单 | |
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能够灭火 B.火焰的温度太低,点不着纸 C.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
10. 难度:中等 | |
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
11. 难度:简单 | |
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
12. 难度:中等 | |
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溪流水“哗哗”声,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由公式v=s/t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能避免,错误能避免
|
14. 难度:中等 | |
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B.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 D.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
16.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的时间为5min_____s.
|
17. 难度:简单 | |
在走步健身时,小明通过手机微信记录的数据得知,步行10000步所用时间是1h6min40s,步行距离是6km,步行的速度是_____m/s,一步的距离是_____m.
|
18. 难度:中等 | |
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_____℃(宇宙中最低温度),但不可能比它更低.科学家们把这个温度规定为零度,设立了一种新的温度标准,叫热力学温度.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蝙蝠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
|
2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子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1)这种“简易冰箱”能起到降温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 (2)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公路上,有两辆汽车在运动, (1)其中甲车在做_____运动.(如图A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 (2)在图B中画出甲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 (____)
|
22. 难度:中等 | ||||||||||||||||
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实验②:如图乙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说明发声体在_____. (2)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_____有关; (3)实验②中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 mm.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
24. 难度:简单 | |||||||||||||||||||||||||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现象、数据、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环境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图_____(/)是沸腾时气泡的特点. (2)水沸腾时,_____(吸/不吸)热,温度_____(升高/不变). (3)根据表中数据,该实验是采用图装置的_____()完成的. (4)在做实验时,等待水沸腾所需时间太长,对此请你提出一条建议: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 (2)声速与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
|
2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请你解释一下白霜形成原因.重点说明放盐的作用是什么?该白霜的形成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罐底、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低于0℃,是高于0℃?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是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
|
27. 难度:中等 | |
宜昌礼让行人蔚然成风,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如图的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 (1)酒后驾驶会大大增加司机的反应时间(司机从看到行人到采取刹车措施前的时间),非常危险.某次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5s,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m? (2)如图所示,行人正准备通过路口,步行速度为1.2m/s.一个车道宽3m,汽车距离斑马线15m,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车速不超过多少无需刹车礼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