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
2. 难度:简单 | |
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 甲图和丙图 B. 乙图和丙图 C. 甲图和丁图 D. 乙图和丁图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 ) A.该图像肯定是表示某种固体的熔化 B.该图像肯定是表示某种液体的沸腾 C.该图像可能是表示固体熔化,也可能是表示液体沸腾 D.该图像不是表示固体熔化,也不是表示液体沸腾
|
5. 难度:简单 | |
在一大张纸上剪一个三角形的孔,在阳光下举起,让太阳光垂直透过三角形孔,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 ) A.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B.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C.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D.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
6. 难度:中等 | |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画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用的是实验推理法 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则音叉的音调越高,用的是类比法 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扬声器的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用的是转换法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四个透镜中,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 A. B. C. D.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是_____cm.张阳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如图,则该同学的成绩为_________.
|
12. 难度:简单 | |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 m (设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_______s.
|
15. 难度:简单 | |
“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和“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的原因分别是___、___.
|
16. 难度:简单 | |
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有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凝华现象;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现象.
|
18. 难度:简单 | |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____度,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度.
|
19. 难度:中等 | |
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_______(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_______点.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的光路图. (______)
|
22. 难度:困难 | |
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40°方向射到地面,如果要用一个平面镜把太阳光垂直反射到井底,这个平面镜应如何放置?画出光路图,标明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__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
24. 难度:简单 | |
一运动物体通过240m的路程,前一半路程用了1min,后一半路程用了40s.求: (1)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
25. 难度:中等 | |
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
|
26. 难度:中等 | |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l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27. 难度:中等 |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图中金属片的作用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BC=_______m/s; vAB=_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是在做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时常用的装置. (1)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 (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 (4)如图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
|
29. 难度:困难 | |||||||||||||||||||||||||||||
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在我市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在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答:_______ (2)在试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3)如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min时刻.试分析引起这个明显误差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 (5)在实验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6)酒精灯拿走后,杯中水又沸腾了一小会是因为_______. (7)烧杯上加一个有孔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_______. (3)实验步骤B中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的目的是_______. (4)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 (5)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此时反射光线为_______.
|
31.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另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5)若用跳棋代替蜡烛实验,为了像更清晰,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 (6)一学生实验中,如下图所示在白纸上记录了三次像与物的位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测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