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水面“折”笔 B. 手影 C. 看露珠下的叶脉 D. 拱桥倒影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
4. 难度:简单 | |
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凝固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A.月亮 B.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 D.太阳
|
6. 难度:简单 | |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
9. 难度:简单 | |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部只由若干平面镜组成,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小明对魔术箱内部的结构(如图乙)进行了猜想,下列猜测合理的是 A.内部有一块平面镜即可 B.内部有二块平面镜即可 C.内部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D.内部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
12. 难度:中等 | |
如今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 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 24 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 F 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b 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a 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c 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b 点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然后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口,先向外拉动活塞,则会发现液态乙醚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蒸气而看不见了,再推压活塞,则注射器中又出现了______态乙醚,这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_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的.
|
14. 难度:中等 | |
牛顿在 1666 年做了一个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 A 处是_____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 k m/s。
|
15. 难度:简单 | |
红外线具有_____________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难度:简单 | |
暗房里,在红色灯光下观看白纸,白纸呈______色,观看绿纸,绿纸呈________色.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8. 难度:中等 | |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 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相交的裂纹,其夹角是 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 镜离裂纹稍微______些.此时放大后的两条裂纹的夹角_______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0. 难度:中等 | |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 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一束激光射向空水槽,激光沿_____射到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选填“增大”、“不 变”或减小).
|
22. 难度:简单 | |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 m (设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简单 | |
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在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应配戴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甲 乙
|
24. 难度:简单 | |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__________)
|
26.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F 是凸透镜的焦点,P 是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已知两条凸透镜右侧的折射光线,请画 出它们对应的入射光线。 (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 D 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_____;②_____。 (3)如图 E,甲、乙两图中,图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出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和_______同时发生。如图 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 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 。 (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人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分钟。 (2)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____(填“高”或“低”)了。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29.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 0.5cm 的玻璃板(P、Q 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蜡烛 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 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 A 的 2 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 B 找到了这两个像, 分别位于图中的 A′和 A′′处,其中 A′处的像是蜡烛 A 通过玻璃板的_____(填“P”或“Q”) 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 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 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_________.(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 _________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 也能观察到B 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________________ 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是_____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理想模型”). (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 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 现镜中的像相对于 A 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 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_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
30. 难度:困难 | |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 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倒立、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 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 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过了较长时间后,小明发现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了,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要想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这时可以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当蜡烛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时,像的位置位于凸透镜主光轴的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5).某次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有蜡烛的像,就同时移动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然后就保持蜡烛和光 屏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蜡烛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则原因可能是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_____度. (2)将纸板 B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 B 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了_____. (3)让入射光线 EO 靠近法线 ON,则反射角会______(选填“变大” 或“变小”). (4)在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①_____②_________ (5)如果让光沿 FO 入射,则反射光将沿 OE 反射。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
3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___亮斑(正方向/圆形/三角形),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_________(大/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亮斑(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