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
2. 难度:中等 | |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
3. 难度:中等 | |
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
4. 难度:中等 | |
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 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
5. 难度:简单 | |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B.远视眼看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透过容器的玻璃侧壁斜射到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一直向左移动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P点 C.一直向右移动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P点
|
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4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2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凸透镜和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像 D.将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18cm,向右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能得到放大的像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甲、乙两物体是往同一方向运动的 C.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都通过了50m路程 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同,都是5m/s
|
10. 难度:简单 |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在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
12.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坐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上的像可能是缩小的 B.当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上的像可能是放大的 C. D.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
15. 难度:中等 | |
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
16. 难度:中等 | |
国庆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_的,卡车是______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两种介质的界面 是________(选填“”或“”)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难度:中等 | |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 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 近视眼.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_____透镜做的眼镜.
|
21.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摩擦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m/s.
|
23. 难度:简单 |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时,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_____,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光屏移动到距离凸透镜___cm处,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
24.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在0~10s内,甲同学的速度_____乙同学的速度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2)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____处相遇 (3)在0~1s内,甲同学的速度为____
|
25. 难度:中等 | |
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
2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蓄水池右侧竖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B,潜水员在水中A点看到B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在C点位置,请你作出潜水员看到B在平面镜中像的光路图. (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S在凸透镜前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和凸透镜右侧的焦点F,并画出SA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凸透镜用表示) (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天气太热买了一杯冷饮,过一会,发现冷饮的外壁逐渐形成一些小水珠。请问这些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
29. 难度:简单 | |
在宾馆饭店门口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小明猜这是靠门发射的一种看不见的光实现的,这种看不见的光是什么
|
30. 难度:简单 | |
在旅途中,利用自拍杆拍照,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可以增大什么?
|
31. 难度:中等 | |
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山崖,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鸣笛后,经过4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多远?
|
32. 难度:中等 | |||||||||||||||||||||
T14次从上海始发,途经蚌埠、济南等城市,最后到达北京.T14次如下,
(1)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用上面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已知大桥全长6772m,T14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共长228m,求经过大桥所需时间
|
33. 难度:中等 |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他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__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分钟。在第20分钟时,萘的状态是____________(填“固状”“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由图像可知萘是_____(“晶体”或“非晶体”),这种固体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
|
34. 难度:中等 |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有纸板(带有小孔)的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整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______(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____。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4)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5)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6)小滨想提高水的沸点,他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不可行”)
|
35.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 (3)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
36.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____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适当的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的大小将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佳将一副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换一个焦距比原来_____(填“大”或“小”)的凸透镜 (5)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为使烛焰的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