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
|
2. 难度:简单 | |
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难度:简单 | |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
4. 难度:简单 | |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树荫下形成的光斑 B.斑马倒影 C.水面折枝 D.日全食
|
6. 难度:中等 | |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原理 (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
7. 难度:困难 | |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0.8m/s B.1.0m/s C.0.96m/s D.1.2m/s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防虫用的樟脑丸日久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树叶上的白雪熔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 D. 树枝上形成雾淞
|
10. 难度:简单 | |
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 A.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 B.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m 3 C.2.7×10 3m 3的铝的质量是lkg D.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 ) A. B. C. D.
|
12. 难度:中等 | |
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
13. 难度:简单 | |
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8cm后,得到的像是(____)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 A. B. C. D.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名中学的质量约为55______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60____________.
|
16. 难度:简单 | |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_运动.
|
17. 难度:简单 | |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 位置.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
19. 难度:简单 | |
为了控制噪声,我们通常会在小区或学校周围植树,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
20. 难度:简单 | |
小明五一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_________,瓶内气体的密度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难度:简单 | |
在下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已知一物体AB请划出它在镜中的像A′B′ .
|
2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湖底A点发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该束光进入空气后的大致光路图.
|
2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地加热.则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0 ℃后,烧杯中的冰开始熔化一段时间后(未完全熔化).试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为什么?
|
25. 难度:简单 | ||||||||||||||||||||||
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中,你能得到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难度:简单 | |
张鹏想用矿泉水瓶装酱油,他找来一矿泉水瓶,观察到包装上标的“净装550g ”的字样。请你帮他算一算: (1)这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是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克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 ,ρ酱油=1.1×103kg/m3)
|
2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_________(“水银”或“酒精”)温度计合理。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去下班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基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简单 | |
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4)实验(3)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简单 | |
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原理为_____________。 (2)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3)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其他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