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上海地区家庭照明电路的工作电压为( ) A.1.5伏 B.24 伏 C.220伏 D.380伏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船闸 B.洒水车 C.高压喷水器 D.潜水艇
|
3. 难度:简单 | |
研究得到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 A.安培 B.伏特 C.瓦特 D.欧姆
|
4.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重力方向 C.浮力大小 D.排开水的体积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啄木鸟有尖而锋利的喙,这样可以(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
6. 难度:中等 | |
下述事例中,能运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是( ) ①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②探究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③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④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
7.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时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则( ) A.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B.只有电压表V的示数不发生变化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变小
|
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其中V甲大于V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小于乙。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此时,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甲′、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小于乙′,则V甲′一定等于V乙′ B.若甲′小于乙′,则V甲′一定小于V乙′ C.若甲′大于乙′,则V甲′一定大于V乙′ D.若甲′大于乙′,则V甲′一定小于V乙′
|
9. 难度:中等 | |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_______连接的;电源插座在使用时相当于____了一个用电器(均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电路中总电流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0. 难度:中等 | |
水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一盛有水的烧杯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杯中的水缓缓倒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部分水的密度__,烧杯对桌面的压强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鱼缸里有许多缓慢游动的鱼,A、B、C是其中三条鱼上的某点,已知A点的压强为9.8×102帕,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_____为9.8×102牛,B点受到水的压强方向为水平向_____(选填“右”或“左”);若C点的深度比A点增加0.3米,则C点水的压强为_____帕。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木块A和B漂浮在水面上,若A、B木块底部所受的压强分别为A、B,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A、FB,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则VA、VB,则A_____B,FA______FB,VA____V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3. 难度:中等 | |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0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安,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欧;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降到0.8伏,其电阻为_____欧。
|
14. 难度:中等 | |
现有材料相同的甲和乙两个导体,他们的电阻大小相同。若甲导体的横截面积小于乙导体,则甲导体的长度______乙导体长度;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乙导体两端的电压;若将它们分别截去一半的长度,则甲导体剩余部分的电阻_____乙导体剩余部分的电阻(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5.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L不发光。已知故障仅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某同学使用一个完好的灯L′替换_____一定能检出故障(选填“R”或“L”),此时: (1)若灯L′不发光,则故障是_________; (2)若__________,则故障是R断路。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小俊同学和家人一起旅游时拍了一张照片,同时观察到有体积不断变化的气泡冒出水面,令他印象深刻。于是,他对这些气泡产生了研究的兴趣。首先他假定水是静止的,同时水温相等且保持不变,经过思考他认为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①质量是不变的;②受到水的压强是不变的;③受到的浮力方向是不变的;④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变的。 (1)你认为小俊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序号)。 (2)关于小俊同学的观点,请写出你认为错误的某一条(写出序号)并说出你的依据。 答: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重为2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_________)
|
1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的空缺处,要求开关S闭合后:(1)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2)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小球浸没在水中。求: (1)小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 (2)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R2的阻值为20欧,闭合开关后R1两端的电压为2伏。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电路的总电阻R。
|
21.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开关S闭合前,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安。求: (1)电源电压U。_______ (2)电阻R2的阻值。__________ (3)现调整电路,更换电流表量程,用标有“5欧 2安”或“10欧 1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替换R1。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选择“__________”字样滑动变阻器能使电流表示数最大值Imax与最小值Imin的比值最大,请通过计算说明,并求出该比值。_________
|
22.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乙。 (3)若木块甲足够高,在其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Δh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请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容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水相等时Δh的最大值。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装置(a)可以用来探究_____的规律;装置(b)可用来验证________原理;装置(c)是意大利科学家______所设计的实验,该实验表明______很大。
|
24. 难度:困难 | |
甲、乙两小组同学使用电流与电压传感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分别使用某一导体改变_____(选填“电流”或“电压”)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右上方的数据“0.15A 1.37V”是____组同学测量的;由图可知_____组同学的U-I图线存在问题,原因可能是:_______。(选填序号) ①传感器的测量精确程度不够高; ②传感器使用前没有调零; ③没有按照数据点的分布趋势绘制图线; ④实验过程中,导体的电阻变大了。
|
25. 难度:困难 | |||||||||||||||||||
小燕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她按图(a)所示电路连接器材,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恰好满刻度。经过思考后,她断开开关,决定不更换电表量程,仅适当调整电路来完成实验。将滑片移至某一端后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6A;移动滑片至某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b)、(c)所示;将滑片移至另一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与图(b)、(c)相比均偏转了2小格。 (1)实验中的电源电压为_____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_______欧。 (2)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
26. 难度:困难 | |||||||||||||||||||||||||||||||||||||||||||||||||||||||||||||||||
为了探究物体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与物体体积V和质量m等的关系,某小组同学使用甲和乙两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进行实验。他们先在甲、乙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接着在容器中放入不同的正方形物体进行实验,物体均能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放入物体后Δp的值,并记录在表一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6、7与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漂浮在同一容器内的水面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与物体体积V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4与5或8、9与10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漂浮在同一容器内的水面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与物体质量m成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8或4与9或5与10的数据,可知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不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现有A、B与C三个正方体,其相关物理量如表二所示。为了能使它们放入容器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为400帕,可以选择正方体______(选填字母),且放入_______容器中。 表一:
表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