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C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
2. 难度:简单 | |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正常 B.偏小 C.偏大 D.无法比较
|
3. 难度:中等 |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草叶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
5. 难度:中等 | |
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
7. 难度:简单 | |
实验和推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声现象的探究中同时运用到该两种方法的是( ) A.固体能否传声 B.真空能否传声 C.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8.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
9. 难度:简单 | |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
10. 难度:简单 |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2. 难度:简单 | |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C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在4°C时密度最小 B. 4°C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水在0 ~4°C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 示意图中从A到E ,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上,请画出: (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_____)
|
1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_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在以下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些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 梳妆台镜用_______,汽车后视镜用_______,近视眼镜用_______,放大镜用__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科幻片《星球大战》中,“未来”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狗”号击中,听到“天狗”号“轰”地一声被炸毁,“未来”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_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科学道理,因为____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则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cm3。(ρ冰=0.9×l03kg/m3)
|
19.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 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 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20.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填“实”或“虚”)
|
21. 难度:中等 | |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22. 难度:中等 | |
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象如图所示,求: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90 cm3液体的质量.
|
23. 难度:困难 | |
小明家车的车长4m,车宽2m,最高车速为180km/h,星期一小明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富川中学上学,途经阳新大道某路段时,从路边突然跑出一条小狗,小狗沿AB方向以1m/s的速度垂直横穿公路。如图,当小狗处于开始穿越的A点时,小车车头到AB的垂直距离为60m,已知A、C间的距离为8m,车靠近中线行驶,且该路的限速为40km/h,试计算小明爸爸的驾车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才不会撞到小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