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 中考考场内的温度约为50℃ B.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C. 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
2. 难度:简单 | |
在测量中,下面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B.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避免 C.测量时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使误差增大 D.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错误
|
3. 难度:简单 | |
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小明旁边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沿途的路灯 D. 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 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
|
5. 难度:简单 |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6. 难度:简单 | |
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
|
8. 难度:简单 | |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
9. 难度:简单 | |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 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 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 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气结成露 B.水滴成冰 C.雪融成溪 D.气凝成霜
|
11. 难度:简单 | |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B. C. D.
|
12. 难度:简单 | |
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A. 凝固 B. 升华 C. 液化 D. 凝华
|
13. 难度:简单 | |
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角是60° B. 入射角是30° 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
15. 难度:中等 | |
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A. 不变,2m B. 不变,1m C. 变小,1m D. 变小,2m
|
16. 难度:简单 | |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
1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水中筷子“弯折” B. 地上的身影 C. 水中荷花的倒影 D. 墙上的手影
|
18. 难度:中等 | |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 B. 利用望远镜可看见血液中的细胞 C. 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D. 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19. 难度:简单 | |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的两种情况,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
22. 难度:简单 | |
小齐站在距平面镜1.6m处整理衣着,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是_____m;当他沿着与镜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1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3. 难度:简单 | |
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
24. 难度:简单 | |
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产生的,人们在开会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
25. 难度:简单 | |
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
26. 难度:简单 | |
文人笔下的诗句常常包含有许多物理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雨露滋润禾苗壮”中的“露”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27.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当物距u=30cm时,成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28. 难度:简单 | |
某金属块的质量为17.8kg,体积为2dm3,该金属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若将它切去二分之一,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为______g/cm3.
|
2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光线是经水面反射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它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_____。
|
32. 难度:中等 | |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然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33. 难度:中等 | |
小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汉江石密度”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 (2)小强在用天平测量汉江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他的操作错在_____; (3)改正错误后,他测量的汉江石质量、体积的数据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则汉江石的密度ρ=_____kg/m3。
|
34. 难度:中等 | |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35. 难度:中等 | |
小华做了如下四步实验,如图所示,请计算: (1)瓶的容积。 (2)金属球的质量; (3)金属球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