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道路两旁植树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笔在水面处“折断” C.水面上山的“倒影” D.手影游戏
|
4. 难度:简单 | |
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是一种不存在的光 B.验钞机运用了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点 C.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用紫外线来实现遥控的 D.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工作的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 露的形成 B. 雾的形成 C. 冰化成水 D. 霜打枝头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7oC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 D.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0g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C.用扫把将地面上的积水推开 D.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
10. 难度:中等 |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C.雨后初晴的夜晚,为了避免踩到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应踩亮处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声速大于光速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 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温度一直升高 C.停止吸热,温度不变 D.熔化持续了12min
|
1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示意图,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以斜面为参照物,木块是运动的 C.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
13.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
14. 难度:简单 | |
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发现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液体沉在下面 B.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的体积更小
|
16. 难度:简单 | |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
1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要_______(选填“正对”或“斜视”)刻度线,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
|
18. 难度:简单 | |
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孕妇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的成长记录。B超是利用_______波进行工作的,这种波能进行人体碎石,说明它可以传递__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中,我们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来区分蝉叫声与鸟鸣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均填声音特性的名称)。
|
2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后,由于发生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露珠会慢慢消失。
|
21. 难度:简单 | |
如图,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界面右侧是 。(空气、玻璃)
|
22. 难度:中等 | |
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现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
23. 难度:中等 | |
(1)请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并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两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_。
|
24. 难度:简单 | |
夏天,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玻璃瓶后不久,瓶外表面会出现小水珠:把装满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后,玻璃瓶会容易被胀破。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
25. 难度:中等 | |
欢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实验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oC; (2)当水温接近90o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oC,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3)在图丙中,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的是图______(选填“A”或“B”); (4)通过学习,欢欢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
26. 难度:中等 | |
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
27. 难度:中等 | |
欢欢同学在校运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为了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______(选填“左”或“右”)盘。多次增减砝码,当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附近,此时应移动______使横梁恢复平衡。若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3)接着他测量奖牌的体积,但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测得奖牌的体积是______cm3,计算出奖牌的密度为______kg/m3。
|
28. 难度:简单 | |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s,求 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汽车在整个这次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29. 难度:中等 | |
一辆装满砂石的货车正开往南宁五象新区某处。若货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54km,货车的最大载重量为20t(最大载重量是指汽车一次能装货物的最大质量),已知砂石的密度,钢材的密度。求: (1)货车行驶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2)该货车最多能装的砂石体积; (3)若该货车换成装3m3的钢材,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载。
|
30. 难度:中等 | |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量杯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简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