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m。
|
2. 难度:简单 | |
图中纽扣的直径是_____cm.
|
3. 难度:中等 | |
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g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量筒,其量程是_______mL,分度值是_______mL.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mL.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_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__N,读数为________N。
|
6. 难度:简单 | |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7. 难度:简单 | |
张艳同学所在的小组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时,她观察到教室墙上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教室的温度是_____℃;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图甲中电流表的量程为________A,分度值是________A,读数是______A,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量程是________V,分度值是________V,读数是________V。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此时它的读数为________kW·h。
|
10. 难度:中等 | |
小明外出游玩时得到了一大一小两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鹅卵石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小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小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cm3,小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测体积的过程中若有水溅出量筒,则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他还想继续测量大鹅卵石的密度,可是发现大鹅卵石不能放入量筒中测体积,正在发愁时,同桌的小丽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小丽利用已经测出的大鹅卵石质量m,采用如下方法准确地测出了大鹅卵石的密度,请将小丽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大鹅卵石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再取出大鹅卵石; ③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______________; ④大鹅卵石的密度表达式ρ大鹅卵石=____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
11. 难度:中等 | |
小爽同学有一块琥珀吊坠,她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量其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左盘比右盘高,她应向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砝码,当加最小的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小爽应该先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为________g; (3)往量筒中倒入50 mL水,将吊坠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爽同学利用缺少砝码的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也测出了吊坠的密度。请将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如图丙); ②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如图丁),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A处时天平平衡,记下加水的体积为V1; ③将吊坠________,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V2;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没有用天平和量筒,而是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透明塑料管、橡皮膜、橡皮筋、大水槽、刻度尺和适量的水等器材测量酱油的密度。先用橡皮筋将橡皮膜覆盖在塑料管一端,然后进行如下操作。请你将小华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将塑料管固定有橡皮膜的一端竖直浸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h1; ②保持塑料管位置不动,向塑料管中缓缓倒入酱油,直至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管中酱油的深度h2; ③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13. 难度:中等 | |
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________; (2)分析图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
14. 难度:中等 | |||||||||||||||||||||||||||||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为减小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应使支点处于杠杆________; (2)若杠杆每小格代表10 cm,每个钩码的质量为100 g,改变动力和阻力的位置并调节钩码的数量,得到下表所示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第①次实验杠杆平衡后,小亮将杠杆两端下方所挂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格,则杠杆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3)如图甲所示,小亮保持B点处钩码数量不变,若在A点或C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将弹簧测力计挂在________点,且拉力的方向为________; (4)某同学在探究后分析得到F1+l1=F2+l2的错误结论,请你说出一个快速证明该结论错误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 (5)另一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发现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已知乙图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柱高为10 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Pa(ρ水=1×103 kg/m3,g=10 N/kg); (5)在交流与评估环节中,实验小组思考: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则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变化都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________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
17. 难度:中等 | |
物理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找来盛有适量水和盐水的两只烧杯、弹簧测力计、橡皮泥(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且不溶于水)和细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橡皮泥用细线系好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把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浮水=______N; (3)接下来实验小组把橡皮泥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求出橡皮泥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盐=__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比较橡皮泥在清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若F浮水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浮盐,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入其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5)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只需要改变这块橡皮泥的形状,将其________(选填“部分浸入”或“全部浸入”)水中,比较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______(选填“F1”“F2”或“F3”),即可判断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18. 难度:中等 | |
小红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 Ω 1 A”和R2“50 Ω 0.5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红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她应选用规格为____(选填“R1”或“R2”)的滑动变阻器;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原因是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小灯泡U-I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4)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在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红增加了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并利用原有器材,也测出了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步骤如下: ①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电路;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____________; ③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将电流表改接在灯泡所在支路中,再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④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19. 难度:困难 | |||||||||||||||||||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丹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电源是由2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丹按电路图甲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_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_端(填字母)。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 (4)排除故障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此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Ω。 (5)小丹继续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时的电功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端调节(填字母),观察到小灯泡变亮。 (6)表是小丹根据实验测得的多组数据,她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则影响小灯泡灯丝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
(7)小丹经过思考,发现用两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她设计的电路如图丁所示,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m_____(用I1、I2、R0表示)
|
20. 难度:中等 | |
小丽同学手里有一个标有“3.8 V”字样的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于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6 V恒定不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时灯泡变亮); (_____)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灯泡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V。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向________端移动;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丙。分析图像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小灯泡U-I图像为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实验时电路中仅电压表上标有“15 V” 的接线柱损坏,且暂无条件修复。 在不更换器材的情况下为了能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
21. 难度:中等 | |
小聪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_____端(选填“a”或“b”). (3)假如小聪同学用完好的器材按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时正确操作,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 ①_____;②_____. (4)小聪同学重新按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被测电阻Rx=_____Ω. (5)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x,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突然烧坏,不能正常使用了,他想出一个方法,应用现有的器材,也能测出电阻Rx的阻值.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到a端,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读数,记为U; ②_____; ③读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 ④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Rx=_____(写出表达式).
|
22. 难度:中等 | |||||||||||||||||||
小芳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阻值不变): (1)当小芳同学准备闭合开关开始实验时,同伴小红提醒她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并帮忙改正; (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___(选填“A”或“B”)端; (3)电路连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3 V,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当导体两端电压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是________A,小芳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 ②由上表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通电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 V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 (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则故障为定值电阻R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图乙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当R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若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是5 Ω、10 Ω、15 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_Ω; (4)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不断需要更换电阻,操作比较麻烦,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_____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3)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图中∠r是_____(填“入射”或“反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_____(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 (5)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_____入射角。 (6)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
|
2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方便_____。 (2)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其所成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此时移动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
26. 难度:困难 | |
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____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_____。 (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移动。
|
27. 难度:中等 | |
小林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将蜡烛移至零刻度线处,凸透镜放在30 cm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小林所用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2)小林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靠近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烛焰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成像特点的光学仪器是_____(举出一例即可); (3)小林保持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保持不变,使用一个口径相同但是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了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______透镜,此透镜可以矫正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
28. 难度:中等 | |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_____(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7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_____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_____(填“能”或“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