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度浙江省金华地区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逊(xùn)     禁(gù)      眼(yì)        期期艾艾(yì)

B.红(fēi)     黑(yǒu)     匿名(nì)      一绺绺(liǚ)  

C.甲(zhòu)    (zèng)亮     (zhì) 留     文绉绉(zhōu)

D.责(jié)     (chì)热     (jī)形      颔 (hàn) 首低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  冥思暇想  鹤立鸡群B.粗制烂造   广袤无垠  不可明状  藏污纳垢

C.诚惶诚恐   黯然失色  正襟危坐  抑扬顿挫D.气宇轩昂   销声匿迹  无可致疑  深恶痛疾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小题1        ▲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现诗人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   ▲              ▲  

3.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                ▲        。”(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3分)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  (1)  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  (2)  灿烂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我们也曾随宗璞驻足  (3)  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素的人生哲理。

                   A.凝望       B.眺望           C.仰望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海底两万里》,回答下列问题。(3分)

1.《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被誉为     ▲     的凡尔纳。

2.阿龙纳斯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件,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着联系。他用                      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         ▲       

3.我们继续前行,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上文描述的是康龙纳斯等人在海底下    ▲     所看到的情景。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6分)

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我们的美好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点点绿色的衬托,离不开茂郁大树的荫护,人类诞生于森林,绿化孕育了文明。为此,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关注绿化,珍爱绿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6ec8aac122bd4f6e

1.右图是中国植树节节徽,你知道它的寓意吗?请写出至少两点。(2分)

2.班级决定以植树节为契机,号召每位同学在植树节前后种植树,请你以班长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20字以内)(2分)

3.宣传委员准备配合本次班会起草一份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单,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撰写对“绿色消费”内涵的理解。(不超过30字)(2分)

【材料】80年代后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的运动,然后席卷欧美各国。在这个运动中,人们倡导消费者:最好购买散装食品,因为生活中1/3的垃圾都来自于食品包装;多使用可充电的电池,因为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会给土地和河流带来毒物的污染。用二手的书可以解救更多的树木,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能节约水资源,使用能源利用率高的家用电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电能……21世纪被称为绿色的世纪,“绿色消费”的概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

 “绿色消费”指的是:                   ▲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藤野先生(14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三件事。  (3分)

2.从出文中A、B、C三处语言描写中任选两句,分别指出其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3分)

3.品味下列语句。(4分)

(1)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句中“这样”指什么?)

4.“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的话要是说出来,会是怎样的?请你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写下他想说的话。(50字左右)(4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二)像小鹿奔跑着回家   (12分)   

   腊月二十三,小年,我在舅舅家。

  18岁的冬天,我待在舅舅家的小城,过着和以往不同的日子,新鲜而自由。家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小县城,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

  那一年的夏天,我是一个落榜的高中生,用一种决绝的姿态抗议复读。我和父母发生了18年来最大的一次争执,我倔强地对他们说,我可以自食其力,不需要你们养活……然后我在第二天早上离开了家。

  舅舅在小城的电影院工作,舅妈就在影院门前摆了桌球,卖点杂志和小食品。我帮着他们做事,不和父母联系,用这样的方式证明不读大学照样生活;而他们,也不联系我。

  时间就这样进入腊月,舅舅问我,过年回家吗?不,我回答得简单而坚决。

  黄昏时分,舅舅说,收摊,咱也回家过小年。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慌乱的?听到小城的某个方向忽然传来鞭炮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落满雪的院落,一屋暖色灯火,一桌丰盛饭菜。厨房里有红蜡烛和香火,贴上灶王爷的对子,爸郑重地给画上的神仙斟上酒,鞠躬,您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然后我们去到院子,点起一串长长的红鞭炮……

  毫无防备,想家的感觉在一瞬间呼啸而来,我从不曾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年,我也不想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年。但舅舅已经和父母说好了吧?他们并没有要求我回去吧?舅妈已经买好了我新年的衣服……我有些怨了,怨父母不来带我走。我委屈极了,随着新年的一天天临近,我的慌乱迫切而明显。

  腊月二十八中午,舅舅和舅妈去同事家串门,八岁的表弟也跑了出去。我左思右想,用最短的时间简单收拾了衣服,奔往客运站……

  破旧的中巴车载着极少的乘客晃荡在狭窄的公路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单。

  中巴车终于在熟悉的小县城的旧车站停下来,我跳下车。那个黄昏,许多人都看到了一个怀里抱着小背包的女孩,小鹿一样在街上奔跑,朝着一个方向。直到跑到转向家门的小路口,我骤然停止了脚步——我看到了妈妈。她站在深冬的苍凉暮色中,正努力张望。

  那时候,舅舅还没有回家,妈还不知道我已经从舅舅家逃跑的消息,她站在那里,不是有备,不是偶然。原来,她从小年那天开始,每天都从午后一直站到夜晚。她说,万一我忽然回来,不想我回家的这段路没有人等待。

我还知道了那个冬天,我那倔强的爸爸,每个周末都会坐三个半小时的中巴车,来到我在的小城,远远地看看我。而我足够庆幸的是,在那一年的春节前,我赶回到他们身边。

从18岁开始,每一年,我都会按时踏上回家的路。我再也没有让那个日渐苍老的身影在那个回家的路口无望地等待过。             (选自《意林》文/青玉案)

1.文中的我离开家到舅舅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第7段写“我”想象的家中过小年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分)

3.品味下列语句。(4分)

(1)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单。(“我”为什么“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单”?)

(2)中巴车终于在熟悉的小县城的旧车站停下来,我跳下车。(句中的“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文章第2段说“家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小县城,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家是否真的与“我的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4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塞下曲(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中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字是         (2分)

   2.这首诗表达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王欢守志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学:专心研究学问。耽:沉迷。②丐:乞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他贫穷落魄,离他改嫁。朱买臣50岁时任老家的地方官会稽太守。⑤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安贫乐(乐趣)道                 B.意(心情)怡如也       

C.或(有时)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D.时闻者多哂(讥笑)之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虽家无斗储    虽有千里之能    B.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或置酒而招之          

C.时闻者多哂之  鸢飞戾天者       D.其妻患之 其真无马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21.文中的王欢与《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2分)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6分)

 (1) (  ▲  )势竞上   (2) 互相轩(  ▲  )      (3)(  ▲  )辱于奴隶人之手

(4)(  ▲  )饮辄尽  (6)(  ▲  )之不能尽其才(6)先生不知何(  ▲  )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按要求作文。(52分)

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颗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拔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翼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

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2) 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