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度重庆市永川区联校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è)匀(chèng)丘(hè)锐不可dǎng

B.箱(qiè)荒(miù)井(z?o)肃(mù)

C.寒(jìn)灭(jiān)空(lòu)瓦(1ì)

D.要(sài) 重峦叠(zhàng)蔷(wéi)歪(z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绥靖寒噤 锐不可当张皇失措

B.巧妙绝论斟酌别具匠心因地制宜

C.怆俗尴尬杀戮惊骇

D.伧促 惟妙惟肖胸中有丘壑亭台轩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下文横线上填入.相关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千百年来,人们裹在梦幻的柔纱里,忘却尘世的喧嚣,单纯的心灵只愿意接受这一个李白:诗仙、醉圣、谪仙人……不,历史是斑驳的杂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________;"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______;"长揖万圣君,还归富春山"是______;"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是_____.既热衷功名,又藐视权位;既超凡,又落俗;既坦荡荡,又常戚戚.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李白.

A.隐逸 附庸 傲骨 媚态

B.隐逸 傲骨 附庸 媚态

C.傲骨 隐逸 附庸 媚态

D.傲骨 媚态 隐逸 附庸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B.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C.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各大影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D.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面是小强写给他爷爷信中的一个片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加以改

正(4分)   

……我们已有几个月未见面了,我常常惦念您。①有时思念之初,我恨不得一下子很快到您的身旁,②向您汇报和倾诉思念之情.爷爷,③通过您多年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目前,我各科成绩都很好,请勿挂念④我打算寒假到您那里去玩,请您务必同意……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请品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一只母鸡不生蛋了,主人拎住它的翅膀,把它浸在溪水里。正值寒冬,溪

水还结着冰,鸡不被冻死才怪呢。过了几天,浸水后的母鸡又开始下蛋了,真

令人不可思议;农民在小麦拔杆时,将它压倒在地,这样的小麦长高了却不会

再倒.

(1) 请说出这段话中蕴含的道理.(2分)

(2)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2分)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空格内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新华社 宜昌10月23日电(记者熊金超)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蓄水进展顺利,三峡工程坝前水位23日成功突破170米,蓄水进程进入最后5米的冲刺阶段。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3日13时,三峡工程蓄水位达到了170.09米,比9月15日起蓄时的145.87米上涨24.22米,距175米最高水位不足5米。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综合性学习。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写出三个关于战争的成语。(3分)                                            

(2)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两句。(2分)                                              

(3)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举两个例子。(2分)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请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句话(不少于20字)表达自己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愿望。(2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近一段时间关于老人跌倒后,该不该去扶起来,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卫生部也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对老年人跌倒的多种情形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同学,假如当你面对一位跌倒的老人时,你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还是担心被讹诈惹祸上身而退缩呢?请谈谈你的观点。(2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10分)

(1)            ,猎马带禽归。乡泪客中尽,                   

(2)崔颢的《黄鹤楼》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一诗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同社会中提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博爱精神的体现,可谓异曲同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官吏凶恶与老妪悲苦的鲜明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石壕吏》)

(8)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莲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被人们看做是“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象征。

(9)《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 (2分)   

A.初极狭,通人 ()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便还家()

D.余人各复至其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再寻桃花源

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6..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现在的你怎样看待这个社会?(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2题.(20分)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

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

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

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

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

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

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

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 选文第一段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分)

3..匠师们设计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作用在于什么?(2分)

4.、“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此句中加点词“一切”、“决不”的作用是:                       (3分)

5..从第二自然段看,匠师们在阶砌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点缀花草树木,让游览者得到美的享受.(2分)

6..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结构顺序是________,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这一特征.(4分)

7..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作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3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二)阅读《秃的梧桐》,完成23-29题(20分)

秃的梧桐

(1)——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2)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3)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4)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5)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6)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7)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8)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9)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10)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ùi (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 1óng(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1)——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选自苏雪林《绿天》)

1..请根据拼音写出第⑥段中应填入的词语。(4分)

qiáo cuì  (        )      cōng lòng  (        )

2..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3..本文是以        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4..文中第(11)(12)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4分)

5.、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6..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作文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获得地位;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享有声誉;……也有人认为,拥有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获得地位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享有声誉并不意味着幸福;……

请以“《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2、《给自己一些____ 》(自己补充完整题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