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浙江省杭州市城北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疮疤(chuāng) 震悚(sǒng) 针灸(jiū) 凹凼(dàng)

B.蹒跚(shān)   瑰宝(kuī)  栅栏(zhà) 涎水(yán)

C.尴尬(gān)    撬开(qiào) 蜿蜒(wān) 不济(jì)

D.差使(chāi)   奔丧(sàng) 塌败(tā)  愧怍(zuò)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拐弯抹角    世故人情      莫名其妙      狼 籍      

B.烦琐之至    富丽堂皇      锐不可挡      荒 谬   

C.巧夺天公    精疲力竭      眼花缭乱      俨 然         

D.豁然开朗    穷愁潦倒      丰功伟绩      烦 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3分)

A.杭州西溪湿地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水网密布,小桥玲珑,绿树婆娑,亭宇古朴,处处富有诗情画意。(典范)

B.智者和愚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天赋的差异,更在于面对困境,愚者往往束手无策,而智者却能化解困难,走出一条新路。(一筹莫展)

C.为了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健全党内责任追究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贵的暂行规定》。(审查)

D.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叹为观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   ①     ②   。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其问,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 

A.新闻的结构具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雨果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 。

C.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不押韵。

D.《阿长与《山海经》》——散文——现代——鲁迅——《朝花夕拾》 。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诗词积累(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③《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吏呼一何怒!           

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                 ,端居耻圣明。”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和平时代的人们,对核能的恐惧通过影视作品或文字描述几乎深植入本能。

②和平时代的人们,不可能领略到核武器的巨大危害。

③日本核电站的泄漏事故,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②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缴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杭州的建筑工地每年有1000多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的围墙适当“美容”一下,它将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今后,杭州新舞工的建筑工地的围墙都要进行美化。

现在不少城市的墙绘主要是广告,而杭州的墙绘则比较有江南特色,有些还融入了地域文化。有关部门要求杭州建筑工地的墙绘今后要消除盈利性广告,运步走向公益化,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杭州的文化特质。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15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著名作家       。(2分)

2..语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4分)

3..“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3分)

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5..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3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二)母亲石 (15分)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节选自《金秋》2010年第09期)

1.. 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2..下面这个句子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3..体会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①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

②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4..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6分)

(1)渔人甚                  (2)便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欣然       

(5)桃千余树                   (6)源而上        

2..翻译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

3..乙文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据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3分)

(1)桃可千余树——

(2)花蕊藉地寸余——

(3)溯源而上——

4..从选文中的描写看,桃花源外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桃花源记》中的哪一点内容?(2分)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5分)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⑵  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⑵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写作。(40分)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有人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以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600字左右。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