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度安徽省桐城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3.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默写杜牧的《赤壁》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háo(   )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dài(   )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sh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摘自胡适《我的母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4分)

1.父亲翻来复去看我那本一团纸似的课本。               改为         

2.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具有犀利的眼光,能够看清真相,能全面揭示广茂无垠的宇宙。                      改为           

3.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改为         

4.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暗然失色的岁月,一样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改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仿照范例,找出两个形近字,发挥想像,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3分)

范例:心”与“必”

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3分)

1.请你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传标语。(3分)

要求: ①紧扣座谈会的主题;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③不超过20个字。

2.座谈会前,你班同学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下面是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①[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3分)

②[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2分)

③联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C]句作适当调整。(2分)

3.5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参加第二天下午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3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55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

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①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②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釆,——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1.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各具有怎样的思想特征?(4分)

“他们”① 指的是:              “他们”② 指的是: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4分)

5.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至少写出两点)(4分)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是人多以书余      (2) 走送     (3) 礼愈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2分)20.从选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3分)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请以“             是动人的”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青春、微笑、歌声、亲情……)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