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怅罔(wǎng) 分道扬镳(biāo) B、恣睢(suī) 销声匿迹(nì) C、瞭望(liáo) 诘据(jié) D、玲珑剔透(tì) 繁衍(yǎn) 
  | 
	                        |
| 2. 难度:中等 | |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A、专:独占 B、是:此,指捕蛇这件事 C、嗣:子嗣,后代 D、戚:忧伤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B、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你不得不承认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C、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D、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 
	                        |
| 5.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在我们面临断崖沟壑时,在我们面临急流险滩时,或是在我们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 。 A、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桥,就是这种东西。 B、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桥,就是这种东西。 C、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就是桥。 D、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它,就是桥。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 
	                        |
| 7. 难度:中等 | |
| 
		                            
 (一)(12分)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①。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④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⑤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⑥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⑦,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偏:固执。 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③掖垣:泛指高官。 ④僭(jiàn):超越本分。 ⑤邸(dǐ):此指官府。⑥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⑦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下列句中的“之”与“皆其柄国之日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辍耕之垄上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怅恨久之 2.、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1)属万里为之记 (2)侂胄恚 (3)侂胄专僭日益甚 (4)遽言侂胄用兵事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2分) (2)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2分) 4.、文段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2分) 
  | 
	                        |
| 8. 难度:中等 | |
| 
		                            
 (二)(3分)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这首诗歌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1分) 2.、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明节游春的乐境,说说三、四两句是如何表现游春之乐的。(2分) 
  | 
	                        |
| 9. 难度:中等 | |
| 
		                            
 (三)(6分)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通读全文,说说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分) 2.、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四)(4分)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的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第③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五) (14分) 那条河流 ①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漩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⑾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⑿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⒀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⒁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⒂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1.、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 为 理 所 当 然 →□□→明 白 →□□→□□的过程。(3分) 2.、第③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3.、第(14)段中,画线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4.、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4分) 5.、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主旨。 B、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意在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 C、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 D、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从开始的“温柔碧波”到后来“干涸的遗体”,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 
	                        |
| 12. 难度:中等 | |
| 
		                            
 根据课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 。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3) ,直为斩楼兰。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 ,单于夜遁逃。 (6) ,春江水暖鸭先知。 (7)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8)《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 
	                        |
| 13. 难度:中等 | |
| 
		                            
 对下面的诗句进行描写,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语言优美、流畅;③不少于80字。(6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 14.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