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给下面一段话注音处写相应的文字。(3分) 读书 (zhù)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腾飞必然要以知识(níng) 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 (yùn)的基石。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5. 难度:简单 | |
填空(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3.《赤壁》中表达成功需要机遇,寄托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情的句子是: 、 4.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 、 ”来激励自己,勇敢地面对面打挑战。
|
6. 难度:简单 | |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地大多留有许多颂扬他们的业绩和美德的楹联,下面对联分别写的是谁?把他的名字写地横线上:(2分)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7. 难度:简单 | |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仿造划线写一句话。(2分)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自知之明,则能走胜利。蒋干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已误国,贻人笑柄?
|
8. 难度:简单 | |||||
石缝里的生命(12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急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第一自然段写到“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从全文看: (1)作者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回答不超过25个字)(2分) (2)作者为什么会“感动得潸然泪下”?(回答不超过25个字)(2分) 2.第三自然段中“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具体是指什么?(2分) 被环境规定着指:____ ____。被环境改变着指:_____ 。 3.文章最后写到,“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E.作者对松柏的赞叹,缘于松柏经过艰苦拼搏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
9. 难度:简单 | |||||||||||||||||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2.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下列说明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3.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10. 难度:简单 | |||||||||
文言文阅读(14分)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2分) (1) 使者见而怪之曰( ) (2)颦蹙以让使者( ) (3)吴人予之桔 ( ) (4)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 有植枸橼于庭者
4.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 6.读了本文这则小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
11. 难度:简单 | |
写作(4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