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 (qí) 形 (jí) 责文绉绉(zhōu)藏污纳油光可

B.( féi)红 (yǒu) 黑 (hān) 首广无垠抑扬顿

C.直(chōu)解(pōu)(bì)如粗制造深恶痛

D.禁(gù)(chì)热(qǐ)首思遐想无消息

 

二、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4分)

(1)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2)《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莎莉文老师怎样帮助海伦?凯勒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走向光明成功世界的。

(3)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

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3分)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们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              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我不再是一块呆立不动的物体,差不多可以说能够运动自如了。

1.上面的文字节选自              的《                            

2.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一位物理学家是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一只年轻的鹰高傲的在蓝天上翱翔。它风驰电掣,傲然四顾,孤独地在空中盘旋。

温柔的黄鹂大胆地向它进言,说它的眼神太凌厉,太凶狠,许多动物都敬而远之,建议它把眼神变得 ① (温柔 温暖)一些。虚心的鹰接受了黄鹂的劝告。

孔雀的美丽又给年轻的鹰一个忠告,让它改变拍动翅膀时的凶猛。在孔雀的指导下,鹰改变了它爪子的钩度与弯度,并跟孔雀学会了轻盈而又多情的在林间散步。

再后来,在丹顶鹤的热心帮助下,鹰改变了喙的弯度,变成了漂亮的流线型。

鹰的虚心立刻在动物王国里传为佳话,许多动物都一改往昔的态度和它成为了好朋友。鹰变得越来越温柔了,它不再孤独和 ② (寂静 寂寞)了。

一条毒蛇听说了鹰的故事,半信半疑地爬到鹰和它的朋友之间,并在鹰的面前一口吞下了一只青蛙,其他动物吓得齐声大叫,都向鹰投去了求救信号。

鹰很生气,立即向蛇扑去。可是它的翅膀软弱无力,它试图用爪子抓住蛇的七寸,可怎么也抓不住,它想用喙啄蛇的头部,可还没有等它张开口,蛇就一口咬住了它的喉咙。

鹰死了,更悲哀的是:动物王国里四处传说着它的。

1.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根据文意,联系“更”字将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2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默写(9分)

1.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刘桢)

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4.行到水穷处,               。偶然值林叟,              。(王维《终南别业》)

5.黔娄之妻有言:___     _____ ,___     _____。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6.写富春江水流湍急的句子:___   _____,____    ____。(《与朱元思书》吴均)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⑵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其意(    )         ⑷执策而之(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

谢安赴宴

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③,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注释】①桓温、谢安、王坦之:均为人名。伏甲:埋伏士兵。 ②因此:趁此。③洛生咏:晋时洛阳一带的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 ④趣:通“促”,立即,赶快。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2分)

(1)当作何 (     )          (2)相与俱前(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王之恐状,转见于色

3.桓温“伏甲设馔”的目的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4.本文通过对谢安、王坦之两人赴宴中的不同表现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谢安   

气度和品质。(1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小题。(12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第一段中经过二十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   )。 (2分)

2.以上文字,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法,记叙了藤野先生指导和关心“我”学习的三件事:(1)                    ;(2)                ;(3)               。 (3分)

3.结合上下文,请从文中a、b、c三处中任选一处,指出语言描写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其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父亲的植物学

①父亲是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摸透了植物的秉性。

②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我经常软硬兼施,将他老人家接到城里小住。每每住了两天,他就神不守舍。我知道,他是惦记他的庄稼。有一次,我执意挽留他多待几天,我说:“现在是农闲,你急着回家千啥?”他的回答叫我哭笑不得。他说:“眼下正值水稻灌浆,我得盯紧点儿,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谁偷奸耍滑。”老小老小,父亲年纪大了,是不是返老还童?父亲却严肃地说:“就像小飞(我的儿子)他们上自习课,老师为什么还得坐堂?老师要是不照面,他们不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吗?你别看水稻,没有成熟之前,也是孩子呢,哪有孩子不活蹦乱跳,像大人一样自觉遵守纪律的?它们若是打盹偷懒,结的穗不打秤,准得减产。”他老人家似是而非的触类穿通,让我瞠目结舌。

③我是农校毕业,父亲这套耸人听闻的植物学,我领教过不是一回。有一次,父亲身体有恙,我顺道回家看他,他已初愈。说好了下午就得返程,其实是想和父母多聊几句。父亲却依然吃了饭扛着锹下地。母亲嗔怨道:“看你急不可耐的样子,你不能等他们动身再下地吗?父亲说:“我已经几天没下地了,正闹稻瘟,虽然打了药,也不知道好了没有?”母亲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父亲指了指我,低声说:“得了病的人,亲人看望,心里不是舒服许多?患了病的庄稼和生了病的人一样,脾气都大。”在父亲眼里,庄稼不是作物,而是人具备了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活没活,他都要去看他的庄稼,和作物套近乎。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踏实。他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地里的庄稼就像演员,没有观众捧场它们会演得投入吗?没事,在田埂上转悠,哪怕是深情地看上它们几眼,它们也会受到鼓舞,投桃报李。

④在父亲看来,植物是人,而人是有脾气韵。小时候,柿子吐红,我们饥不择食地摘,往往生拉硬拽。可柿予却总赖在枝头依依不舍,索性买珠得椟,将柿树枝条也折下来。父亲看了很心痛,说:“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折枝,柿树不痛吗,来年柿树还敢坐果?柿树也是有记忆的。”父亲教了我们一招:抓住柄,反方向、顺方向各旋3圈,柿子就乖巧地落到我们手中。父亲说:“不要对柿子蛮横无理,它天生的倔犟,得顺着它,才能手到擒来。”父亲的某些举止,荒诞不经。比方说,隔那么一段时间,他会在屋前院后拍树,大有把树千拍遍的况味。父亲的解释是,他拍树,就像长辈拍晚辈肩膀,让这些树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亲呢。树就会攒着劲长,结出大的果子长出粗的腰围。苞谷吐缨,他顶着骄阳,钻进玉米地,汗涔涔地与谷穗们一一握手,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帮助苞谷人工授粉。父亲的滑稽镜头,惹得村人嘲讽他是领导下基层视察。父亲我行我速乐此不疲,他说:“苞谷也像人,本来就是餐风宿露的光头百姓,你若是袖手旁观,它们会伸出谷穗的手来?你不嫌弃它们,主动伸出手,让它们感到和蔼可亲,它们一激动,恨否能伸出双手。”

⑤父亲还喜欢和植物说话。记得有一回,我从家里的棉地经过,摘棉的父亲正在和谁唠嗑。四顾,茫然无人。我想,许是父亲一个人劳作,自言自语,打发寂寞。那年的初冬,父亲哭丧着脸,说是到城里住了几天,没有和棉蕾拉呱儿,秋蕾抿紧嘴巴缄默不语,忘了吐絮。原来,父亲是在和棉花说话,父亲固执地认为,他一开口,棉蕾就会答腔。籽棉,是棉花的大段道白。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了。

⑥在父亲看来,死了的植物,也是活的。只不过以另一种形态活着而己。

⑦小时候,我锄地,锄头脱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将锄楔上去,没锄出一畦,义脱了。父亲将锄楔上,放到沟里浸浸,再锄,就不容易脱落。父亲提醒:“锄头渴了,你得勤勤地给它喝水。喝足了,它埋头干活,就不松懈卖呆了。树渴了,不是得给树喝水吗?”我说:“锄柄虽是树,但不是死了,还要喝水?”父亲说:“树死了,它的魂还在。记住,每一种植物,包括它的躯体,都是一条生命,都得善待。”

⑧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庄稼汉的植物学,也学到了一个庄稼汉做人的道理。

1.文中说父亲“摸透了植物的秉性”,其实在父亲眼里,植物的秉性就是         

                                                                 (3分)

2.文章围绕父亲和植物打交道写了多件事,请概括出其中三件:(3分)

(1)水稻灌浆时,像对待淘气的孩子一样盯紧;(2)                                                                     

(3)__                                    (4)__                                

3.文中画直线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看,这些句子的共同点是     

由此可以看出父亲                                  的性格特点。(4分)

4.作者用“似是而非”“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奇谈怪论”等贬义词来评价父亲的植物学和他的行为,这与第⑧段的表述似乎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4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写作(共53分含3分卷面分)

22.题目:总有一刻属于你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