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4. 难度:简单 |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人认为,①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②人们在正月十五庆祝,既是为了体验喜庆的节日氛围,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延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③在这天晚上,古代的人们都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的习性。其中,吃元宵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元宵节活动。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④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汤圆便是象征了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的代名词。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其中。 ⑴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上 。 ⑵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 和 调换位置。 ⑶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⑷第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
|
5. 难度:简单 | |
仿造示例续写句子,使下面的文段构成排比。(4分) 聆听春天,就是凝视坚韧的春草,就是凝视春草上露珠的晶莹;聆听春天,就是感受温柔的春风,就是感受春风中花儿的活力;聆听春天,就是 ,就是 。
|
6. 难度:简单 | |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3分) 根据提示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1. 贪婪凶残,欺负善者; 鲍西亚善良机智,惩治恶人。 提示:填写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名。 2.作者 在文章《 》中带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写到:“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
7. 难度:简单 | |||||||||||||||||||||||||||||||||||||||||||
综合性学习(10分)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教育部要求在教育系统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在新时期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我们重庆一中积极响应号召,将开展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研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介绍什么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30字以内)(4分) 材料一:郭明义,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被誉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 21年义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爱心团队遍布了17个省市,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虽然我们没权利要求大家付出自己的所有,但大家是否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新华网) 材料二:雷锋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百度文库) 材料三:“新民网”发表评论说道:“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学雷锋并无需过多的被要求去做什么,或者去学什么,甚至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学,而是发自内心的举动,让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行为规范。”(新民网)
2.在此次活动中,我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 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 由。(3分) 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 理 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 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团队名: 理 由: 3.顾律同学想加入志愿者团队,但他却很担心地说:“以前雷锋扶摔倒的老人、帮陌生人照顾孩子得到的是感谢与微笑,但现在做这样的好事可能会被误解甚至被讹诈。”请你劝劝他,让他也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者行列中来。(3分)
|
8. 难度:简单 | |
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做人不能不懂装懂,正如《论语》中所说: , 。 6.古代文人最爱体悟山水之乐。王维车行大漠,于是在《使至塞上》中记录下了“ , ”的雄浑景象;陶潜归隐田园,于是在《饮酒》 中抒写了“ , ”的悠然情境。用脚步丈量大地, 用心灵仰望天空,你的笔端也能流泻出雅致与诗意。
|
9. 难度:简单 | |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 ⑵沿溯阻绝 溯: ⑶飞漱其间 飞漱: ⑷属引凄异 属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四季多变的美的典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仿照 “示例”内容,说说三峡的美还体现在何处。(请勿抄写示例)(3分) 示例:三峡的美,美在山,美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 三峡的美,美在 ,美在 。 4.下列两则材料都在描写水的特点,请具体分析它们在描写的角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材料一: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材料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1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22分) 养一朵听话的云 朱成玉 ①在我刚刚辞职回家,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的那些日子,天总是阴沉沉的。虽是春日,但似乎也无甚春光。正如我困顿时期的心情,疲惫,不知道人生是否像书上所写的一样——阳光后总会有彩虹。 ②我总是躲进书房里,去那些平日里被我束之高阁的书籍里引经据典,试图为自己的心开启一扇窗口。女儿常常来敲门,学着小品演员的腔调喊我吃饭。 ③妻子和女儿,是我那黯淡时光中的最后一缕阳光。想起女儿,我不禁又酸楚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给孩子礼物了,不仅因为囊中羞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我的事业遭到灭顶之灾,我所有的篮子都已空空如也。 ④周末的时候,全家人蜷缩在家里,一起等阳光的出现。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灰黑的厚重的窗帘似乎一下子遮住外面了所有的光线。我突然觉得生活有些让人绝望。 ⑤因为又不能去公园玩了,女儿噘着小嘴,不停地埋怨着:“该死的云彩,把太阳都给遮住了,什么时候才能晴天啊?” 妻子不想“火上浇油”,就耐心地劝着不开心的女儿:“这不是云彩的错,其实云彩很乖的,它能带来雨,有了雨庄稼才能生长,农民伯伯就有了好收成,我们才有粮食吃啊。”“是吗?云彩那么好啊!”小家伙有些疑惑地问道。“是啊,”妻子说:“它还能美化我们的世界,使空气更干净,你看它在天空上是不是像一块大手帕……”女儿果真趴到窗子上,认真“研究”起云彩来。 ⑥妻子说:“云朵还会变呢!你想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⑦女儿忽然间来了兴致,她风风火火地在书桌上摆满了画纸和画笔,妻子问她要做什么,她说:“我要画一朵云彩,把它养起来,像我养的那只猫一样听话,我让它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那样我想什么时候去公园就什么时候去,农民伯伯也会年年都有好收成啦。” ⑧养一朵云,多美好的想象啊!我在这个美好的想象里看到了女儿纯净的心灵,看到一颗善良的种子,在那里悄悄发芽。 ⑨接着,我听到了她们让我感动的对话: ⑩“为什么要养一朵云?” ⑾“因为,它可以随时变成我想要的东西。” ⑿“那你现在想要什么呢?” ⒀“现在我要它把阳光变出来,我要带爸爸去公园玩,我还要它变成很多很多的礼物,我要送给爸爸,让爸爸开心。” ⒁一朵云,从怀念的心上,思念的眼底慢慢飘散,就这样一点一点在尘世积攒纯洁的诗篇,慢慢铺下一张幸福的白色床单。一朵云,带给我对人生的洗涤和过滤,让我在纯净中守住了自己的心灵。让我蓦然感到,我生命里的阳光并没有消失,只是在云彩里打着盹。 ⒂我豁然开朗起来,是孩子为我指了路,为我开启了那扇窗子。窗外, 。 ⒃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被云朵遮住阳光的时刻,关键是你要懂得如何驾驭这些遮住阳光的云朵,它们既是阻止你前行的障碍,也是人生路上难得的风景。我收拾好遍布阴霾的心灵,重新制作了我的简历,准备在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去一家新的公司应聘。 (选自《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11年第12期,有删减) 1.文中“我”所遇到的事情及看到的情景使“我”对生活的态度几次发生了变化。细读表格,用简洁的语言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2.文章题目为“养一朵听话的云”,请说说“云”在文中有什么象征义?(3分) 3.请谈谈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4分) 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
4.景物描写往往是为文章增彩的部分,看似随意,其实用笔谨慎。它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等方面文学效果显著。请分析上下文的内容,为文章第⒂段添加一段景物描写。(60字以内)(4分) 5.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文中“女儿”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6.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理解。(4分)
|
1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8分) 太阳风暴 ①曾经热映的一部电影《2012》让2012年这个普通的年份充满了各种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而太阳风暴成为了“2012”末世预言猜想的灾难制造者之一。太阳风暴的到来到底是否如同传言那样是毁灭性的灾难呢? ②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太阳黑子数量有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周期。剧烈的太阳活动是指太阳上的爆发现象,如太阳耀斑、日珥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被通俗地称为“太阳风暴”。 ③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往往发生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太阳风暴。太阳爆发中剧烈增长的电磁波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磁化等离子体,冲击地球的磁层、影响电离层和地球高层大气,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急剧变化,形成空间天气过程。空间灾害天气对航天、通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直接的干扰,引发高技术系统故障,甚至造成更大危害,例如造成卫星失控、卫星载荷受损、导航系统产生严重偏差、短波通讯中断,大范围供电系统故障等。任何一次对航天、信息和电力等高技术系统产生影响的太阳风暴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严重的。历史上由太阳风暴造成的灾害事故不胜枚举。正如我们受到台风、水灾和地震的危害一样,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太阳风暴的威胁。 ④太阳风暴造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提高而增加。1859年发生了史称“卡林顿事件”的太阳风暴。该次太阳风暴就其规模而言,可以称之为“超级太阳风暴”或“超强太阳风暴”。在当时该太阳风暴对刚刚形成的电报网路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电报员触电、电报纸燃烧。这一事件的地磁效应,是近一百年来最强的1989年3月的太阳风暴三倍以上。后者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停电9个小时。假如“卡林顿事件”发生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造成的影响的确不可估量。在“超级太阳风暴”的冲击下,航天、信息系统可能被摧毁,电力系统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正因为如此,美国科学家提出警告,“超级太阳风暴”会让美国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他们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 ⑤但“超级太阳风暴”袭击的危害并不是无限的,它的到来并非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当前社会上关于“超级太阳风暴”到来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的说法,主要源于对太阳活动的认识不清和相关灾难影片引发的臆想。国内外已有许多科学家对这种世界末日说法给予了批驳。 ⑥太阳风虽然猛烈,一般却不会吹袭到地球上来。这是因为地球有着自己的保护伞——地球磁场。然而百密一疏,当遭遇“超级太阳风暴”时,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闯进来,但它的影响不至于毁灭地球。人类通过监测太阳活动的形成和演变,可以看到诸多太阳风暴可能发生的先兆现象。如太阳表面出现异常的黑子群,日冕中出现异常的活动,大规模爆发前的太阳磁场结构异常等。虽然人类不能准确预报太阳风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虽然这些现象不一定意味着“超级太阳风暴”发生,但人类的检测足以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而且“超级太阳风暴”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属于低概率事件。 ⑦我国科学家在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加强了自主研究的力度,实施了关于太阳风暴和空间灾害天气前沿领域的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的系列研究课题,在基础研究和预报服务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太阳物理研究工作者在太阳活动形成机制、太阳爆发过程的能量积累和释放等重要的研究方向,都有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活动预报方法和模式,为我国多项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空间环境安全保障服务。同时,我国学者在多方面开展太阳活动研究国际合作。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我国太阳物理学者与印度科学家合作,由太阳发电机理论对第24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值作出了有影响的预报。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太阳风暴进行了说明?(4分) 2.有人认为选文第①段十分多余,删去后文章更简洁明了。请你告诉他不能删去此段的理由。(4分) 3.第③段中两个划线词语的使用均十分准确,请分析其作用。(4分) ⑴甚至:
⑵任何一次:
4.作者列举“卡林顿事件”和“魁北克停电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应对太阳风暴所做的工作。
|
12. 难度:简单 |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⑴迷茫时,给自己一个微笑,我们便有了勇往直前的目标;跌倒时,给自己一个微笑,我们便有了驱走阴霾的勇气;骄傲时,给自己一个微笑,我们便有了平静内心的方法……当我们学会对自己微笑,人生的宽度便开始不同。 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那一边,也许是脚步还未到达的地方;那一边,也许是是岁月早已远离的土地;那一边,也许是我们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那一边,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人、事、景。 请将题目“那一边的 ”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