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一上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蹂 (lìn) 变 (tuò) 视(níng) 枯(hé)

B.繁急管(xián) 卖(lòng) 污(diàn) 头晕目(xuàn)

C.玲珑透(tī) 清(chéng) 擎天地 (hàn) 形(chú)

D.窃 (pá) 猝然长 (cù) 忍俊不(jīn) 息(x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啜泣执著呵责喧腾

B.酝酿梦寐魁悟伶仃

C.挑逗撩亮寒喧静默

D.藐小懊脑澄清奢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收拢,合拢。)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亮,敞亮)

D.“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里指春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          ) 

A.为之强(颈,脖颈)群鹤于空中(飞舞)

B.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又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

C.必细察纹理(其它)千或百(或许)

D.果然也(白鹤)出神(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           )

A.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B.《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厄运能使人由脆弱变得坚强。

C.《第一次真好》是说所有第一次都是好的,尝试第一次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行道树》一文歌颂了奉献精神。奉献意味着牺牲,给人带去快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我多么想重回故乡寻觅童年的足迹啊

C.在遇到困难时,他听见了老师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

D.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选出与其他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2分)    (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2分)   (           )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青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口语交际(2分)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____________。”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了。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些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6分)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达诗人因环境的幽静,山光的怡然,而俗念尽除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位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以上文字选自课文《          》 作者是            。(2分)

2.这两段文字分别给我们描绘了             图、             图。(2分)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的“闹”字改成飞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4.语段二从哪些感官角度写些了春风的哪些特点?(3分)

(             )觉,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

(             )觉,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

(             )觉,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花或春风的诗句,请写出两句。(2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共12分)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给划线的字注音。(2分)

(           )   强 (          )  

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4.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2分)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共13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指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含义: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含义: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2分)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令人憧憬的中学校园接纳了你,想必你一定有许多不凡的经历和感受要讲给同学和老师。请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你的故事,倾吐你的心声,展现你的才华。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