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
| 4. 难度:简单 | |||||
|
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 )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 )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
|||||
| 7. 难度:简单 | |||||
|
选出与其他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2分) ( )
|
|||||
| 8. 难度:中等 | |
|
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2分) ( )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青春, , 。
|
|
| 9. 难度:中等 | |
|
口语交际(2分)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____________。”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了。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些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
|
| 10. 难度:简单 | |
|
古诗文默写(6分)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达诗人因环境的幽静,山光的怡然,而俗念尽除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 。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位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以上文字选自课文《 》 作者是 。(2分) 2.这两段文字分别给我们描绘了 图、 图。(2分)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的“闹”字改成飞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4.语段二从哪些感官角度写些了春风的哪些特点?(3分) ( )觉,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 ( )觉,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 ( )觉,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花或春风的诗句,请写出两句。(2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共12分)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给划线的字注音。(2分) 固执( ) 倔强 ( ) 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2分)
4.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2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共13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指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含义: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 含义: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2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令人憧憬的中学校园接纳了你,想必你一定有许多不凡的经历和感受要讲给同学和老师。请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你的故事,倾吐你的心声,展现你的才华。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