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何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qí)   (jué)   (qiáo)    时(chà)

B liàng) 香(fén)   助(yuán)    (yūn)

C (zhì)   告(dǎo)   臾(yú)      (zǎi)

D 峙(sǒng)    息(qī)   样(mú)      大(ru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恍然大悟    花团绵簇     美不胜收

B疲惫不堪    宽弘大量     独具慧眼

C梦寐以求    得意扬扬     小心翼翼

D整装待发    洗耳恭听     鸦鹊无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3分)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王八蛋!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诗词默写(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A)                              (B)

母亲呵!                             成功的花,

天上的风雨来了,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心中的风雨来了,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两首小诗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写的《       》《         》名著阅读,其名著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 _________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__       _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 ,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语句②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五、作文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语文第三单元学习中我们一同感受四季,仿照下面例句,请以“我爱夏天”或 “我爱秋天” 或“我爱冬天”为开头写一段话。(3分)

我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姹紫嫣红。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春(14分)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分)

2.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3分)

3.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2分)

A 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

B 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

C 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

4.第三段写到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3分)

5.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春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上下句)。(2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后母的三巴掌(14分)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2.“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共同的表达效果。(4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4.简析文中“后母”的性格特征。(4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上文选自《   》,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2.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2分)

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人不知而不       不习乎(     )不矩(    )曲而枕之(   

4.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作文(30分)

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500字以上)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题。

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