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yē)     迤( wēi )   罚(chéng)    (tiè)

B. (zhuó   强(jué    (zhǐ)      然(cù)

C. 地(mù)     勃(péng)   (qiāo)     (nǎo)

D 祷(qí)     ­(mēng)     怒(wēn)      跄(liàng)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水像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说的就是这份明澈。

B.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C.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D.新字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 “法兰西”,“阿尔萨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B.由于马航飞机的失联事件,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政治危机都不被人关注了。

C.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在美不胜收的扬州古运河上,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英国小说家。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

B.《七律 ·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C.《甜甜的泥土》这篇叙事散文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语言朴实,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初唐四杰”王勃的一首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基调凄苦缠绵。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时间也真是不可捉摸:                     ,诸如此类,都显示时间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

②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

③随手掇拾几个生活细节

④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二、书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彩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ōu(     )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倾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bō(     )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    )的忧愤。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 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大渡桥横铁索寒。

(3)白头搔更短,                    

(4)商女不知亡国恨,                    

(5)                     ,风烟望五津。

(6)《过零丁洋》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无所依托的句子是        

(7)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7分)

1.古老的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2.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长城已经面目全非,破坏严重,假如请你在网上留言,呼吁人们理解长城的价值,爱护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长城的措施。(4分)

我的留言:                                                                     

保护措施:                                                         (写出两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口语交际。(3分)

班级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唐)李贺

僵卧孤村不自哀,               男儿何不带吴钩,

尚思为国戍轮台。               收取关山五十州

夜阑卧听风吹雨,               请君暂上凌烟阁

铁马冰河入梦来。               若个书生万户侯。

1.甲、乙两诗的诗人虽生活在不同朝代,但在这两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分)

2.赏析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齐人善盗乎(             月余亦              

以还之(                其侄有他事南来(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3.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两狼并驱如故  B 亦荆吴形胜最也  C习辞者也  D曰:“技止此耳!”

4.最后一句话中哪一个字最能突出畏斋的品质?为什么?(3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当容颜成为你的电子身份证

①在旅客穿梭的火车站台上,一位男士眨眼间就被特工锁定;一位女杀手刚现身,特工的手机便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现出她的姓名等信息。这是《碟中谍4》中的经典镜头,它们向观众生动地展示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魅力。实际上,该片在不经意间为人脸识别技术做了一个大广告。

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过程其实并不神秘。首先对目标进行检测,即判断输入的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是,便检测出人脸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然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再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③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工程,数据库信息的完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效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承担“人脸识别查询技术”国家攻关课题,为此建有256万张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数据库,可以达到每秒256万张高速识别,也就是说,一张人脸图像在1秒钟内就可以和256万张人脸一一比对,轻松完成核查

④实现《碟中谍4》中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应用当然离不开现代移动互联科技,实际上正是两者之间天衣无缝的融合,才达到令人惊叹的神奇效果。影片中的特工实际上佩戴了具有无线摄像功能的隐形眼镜,它可以实时捕获信息并通过蓝牙等近距传输工具发送给手机,手机将捕获的图像或视频通过无线通信上传至云端的搜索引擎,进而利用后台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瞬间完成审查甄别,对目标身份信息做出判断。这并不是什么科幻,现实生活中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用户比较配合、采集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用户不配合、人脸信息采集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现有系统的识别率将陡然下降。光照、姿态、装饰等,对机器识别人脸结果的准确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也有1%识别误读率。

⑥在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过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功不可没。奥运会主办方在对开闭幕式入场券进行实名制管理过程中,要求入场券持有者提交个人信息和身份照片,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门票实名制身份验证。这实际上是奥运史上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其安保工作,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华发展的里程碑。

⑦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被窃取事件层出不穷。近期发生的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数据库遭黑客攻击、600余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防范黑客攻击、确保信息安全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知名互联网企业网易近日宣布将推出电子邮箱人脸识别系统,其邮箱用户可以选择在异地登录时要求人脸认证,或者短时间多次输错密码被锁定后进行人脸认证解锁。此举把人脸识别技术一步引入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领域。

1.本文开头为什么要介绍《碟中谍》中的经典镜头?(2分)

2.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过程分为两步:(4分)

(1)                              (2)                              

3.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从本文可知,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安保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领域。这一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请谈谈你的想法。(4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7分)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朦胧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时,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3分)

2.赏析第段中“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这句话。(3分)

3.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她“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3分)

4.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5.肮脏的泥泞,迟子建却发现它蕴含着使人警醒的力量;肆虐的暴风雨,高尔基却能感受到革命激情的呼唤。生活中总有些让我们惧怕甚至要逃避的事物,但换一种眼光,你也能从中感受到正能量。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80字以内。(5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作文(60分+3分)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

请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