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分道扬(biāo) (shè)级     B.玲珑tī)透    (jié)据

C(xiāo)声匿迹  (lìng)啬 D.浮想联(piān)   (su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王彬彬介绍新版锡剧《梁祝》时说:“演员们以优美的舞姿把这个古典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B儿子张默吸毒被捕,张国立在随后发出的致歉声明中写道:“他目前身陷囹圄,暂不能对公众有一个交代。”

C在全球创业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地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D 看着那些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陈胜、吴广喜,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书帛曰“陈胜”,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之矣。

A 念:考虑                   B.丹:用丹砂

C 王:为王                  D.怪:奇怪。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为下列长单句提炼主干,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一个星期的激烈讨论之后,地方法院听从大多数陪审团成员的建议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A.讨论之后,地方法院听从建议。

B.地方法院听从建议推翻禁令。

C.地方法院严禁警方执行市长指示。

D.地方法院推翻严禁警方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找出不正确的一项(3分)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也的研究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

A.PM25即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C.据科学家研究,PM25业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D.可通过限制大型燃煤发电厂和工业设备等措施来缓解污染,城市应大力提倡绿色公交出行。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2分)

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之,庶天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藏书之家  B.又留蚊素帐中  C.何有  D.青出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D 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故不自量力                     (2)旦皆没                 

(3)谢太后使天祥元军请和             (4)之莫散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2分)

(2)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2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第二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分)

2.请概括回答诗人“不眠”的原因?(2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4分)

①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有人会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

1.第②自然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凡事都有两重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台风的“两重性”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4分)

读书是件很安静的事情

陈丹青

①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

②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都害羞得要命,躲着不讲自己挺在行的那些事。出国之前还没有人说我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回来后听到不少人说我是做学问的,是艺术家等等。我很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③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通晓20多种语言,可是他在清华填表时只填了两种:梵语和德语。逃亡香港时,日本人在他家里要挟他出来做事,他不肯,日本人就要行使暴力。当时楼里有很多人,他突然站出来和日本人交涉,说很流利的日语,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的日语这么好。不到万不得已,你都不知道他会讲日语,这就是教养。

④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实在地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

⑤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个人的房间》中说:“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假,片刻的安静都是读书带来的。法国人蒙田有句话,大意是人类一切灾难在于人回到家还安静不下来。我很庆幸我没有变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安静不下来的人。这和我这么多年多多少少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⑥我对阅读充满感激。

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说说你对文中“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这句话中,“安静”一词的理解。(2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5分)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②在那记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③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④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⑤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农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生态平衡,却知道林木是财富,是财富的象征。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

⑥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那棵大杨树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玩乐的天梯,那树上有无数的知了,有十多个鸟窝,可以捉知了,可以掏鸟窝……

⑦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⑧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⑨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⑩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

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

1.第③段划线句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2.第⑩段中,“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两个“迪斯尼乐园”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3.从文中看,绿色的梦些深刻的含义?请简要概括分析。(3分)

4.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

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分)

在这个到处“雷人”“给力”“浮云”的网络世界里,滋生出很多网络成语,例如“十动然拒”“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等。在资深网迷的眼中,这些都属于既好用又流行的“新成语”。有网友建议应将这些网络新成语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出版。当然,对网络成语不以为然的也大有人在。

对于网络成语,你如何看待?请发表你的看法,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 请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阅读”“拥有快乐”……

(2)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