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鞭僻入里(pì) 恣睢(zī) B. 无精打采(cǎi) 繁衍(yǎn) C. 言简意赅(gāi) 浮想联翩(piān) D.寸积珠累(zhū) 犀锐(xī)
|
2. 难度:中等 |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生:使……活下去 B.斯:这 C.向:从前 D.病:生病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刘谦此次香港巡演,以别具匠心的出场方式,变化莫测的舞美视觉,神秘十足的音乐伴场,带给“谦迷”无限的疯狂与猜想。 B.钓鱼岛争端如果持久发酵,势必造成中日关系处于紧张对峙的长期状态。 C.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他班级也信任他。 B.照片拍得好与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深刻的思想认识与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不出问题。
|
5. 难度:简单 | |
对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的君子之风博得了利立浦特王国皇帝和朝臣们的欢心,当地人也不太害怕他对他们会有什么危险,在听和说王国的语言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B、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 ”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C、主人公格列佛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逊,但与鲁滨逊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写实的情节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鸟国、慧骃国的故事,揭露批判了当时美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
6. 难度:简单 | |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我国有许多有名的诗篇,都得力于作者当时心境的淡泊寂寞,如众人熟知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一言以蔽之,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A.作家只有在寂寞时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B.要表现你的天赋必须能够忍受寂寞。 C.寂寞的坏处大于好处。 D.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它就不是坏事。
|
7. 难度:困难 | |
(12分)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要求自己)。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声,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传》) [注释]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氍毹(qú shū):地毯。 1.选出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以友故与之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擅长作诗,还爱好看书,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写信来索求,王绂才给他作画。 D、选文中写了王绂的三件事,表现了他不慕权贵,不贪财物,清高耿直。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谏之者 ②明旦访其人赠之 ③同列语之日 ④我画直遗黔公不可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绂日:“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2分) (2)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2分)
|
8. 难度:中等 | |
(4分)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 2.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9. 难度:困难 | |
(4分) 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近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就连南美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 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上文画线句中加点的“近”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2分)
|
10. 难度:困难 | |
(5分)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 孟于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实情。谚语 “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 ③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 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是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 ,有删改) 1.文章开篇讲“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2 分) 2.第② 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11. 难度:困难 | |
(14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⑴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⑵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⑶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⑷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⑹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⑺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⑼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⑽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树高约几十米,树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因为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结合语境,品味文章第二自然段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 2.仔细阅读文中第(10)自然段划线句,说说该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3分) 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3.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5分) 4.文题为“拾叶者言”,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3分)
|
12. 难度:简单 | |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②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④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⑤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⑥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 ⑧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⑨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分) 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请对此发表评论。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100—120字。
|
14. 难度:困难 | |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机勃勃的春,樱花漫山遍野,桃花千亩成海,然而再美的花儿也会化作点点落红。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落红无数,他们曾经美丽,却最终枯萎;他们零落成泥,却滋润他人;他们无私奉献,却忘记了自己。他们奉献的可能是青春、是美丽、是关心和爱护,更甚者是生命,他们成就的却是他人。回顾你的生命历程,谁会是你心中的落红? 请以“心中的落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中不得出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ⅹⅹⅹ”代替。 ②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