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七年级10月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在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        )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聆听了于漪老师的zhūn zhūn        )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到了文学的      )移化的力量,xié     取了最美丽的文学之花。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第(5)题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6)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    (冰心《嫩绿的芽儿》)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作文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综合实践活动(8分)

七年级开展了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至少写出两条不得出现数字)    (3分)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2分)

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我选择        ,我对他(她)说                                               

3.活动中,某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买做到文明出行。

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只填序号)3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8分)

随着每一次的失败,汤姆感觉越来越没希望了,后来索性往那些岔道里乱撞乱钻,拼命想找到原来的路。他嘴里还在说“你放心”,但他的心却慌得像铅一样沉,以至于他说的这话好像变了味,听来倒像他在说“全完啦!”[甲]紧紧贴着他,害怕到了极点。[甲]使劲忍住眼泪,但它们还是要掉下来。最后她说:

唉,汤姆,别管那些蝙蝠,我们还回那条路去吧!我们看来是越走越糟啦。”

(1) 上面的片段选自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它的作者是                 ,片段中与汤姆一起经历这次历险过程的另一个人物[甲]是               。(2分)

(2)在这次历险中,最能体现汤姆沉着、智慧的情节是什么?     (2分)

(3)在“洞中历险”中,汤姆见到印第安人乔的身影,他吓得”撒腿就跑“。请说出汤姆害怕见到印第安人乔的具体原因。      (2分)

(4)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记述了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而做出的冒险经历。

B.洞中历险的情节,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沉着勇敢机智的汤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汤姆和他的伙伴在死亡和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种高尚纯洁的友情。

C.汤姆和小镇上的孤儿乔、因受母亲打骂而打算离家出走的哈克一起踏上了杰克逊岛开始了他们的“海盗”生活。在这里他们尽情享受自然,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D.汤姆很聪明,有一次因为打架,姨妈罚他去把墙刷白,汤姆把刷墙说成是一种艺术,过路的孩子都眼红了,情愿把心爱的东西交给他,以换取一次刷墙的机会。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共5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的上阕所写的景色。(3分)

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作分析。(2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幼时记趣》)

1.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察秋毫(                   (2)项为之             

(3)徐喷烟(                   (4)数十(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请概括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3分)

4.作者童年为什么会发现这些“物外之趣”?(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巴金的《繁星》一文,回答问题。(本题共5小题,共12分)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文章写了作者哪几次看星星的经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分)

2.文章语言优美,多处运用了修辞方法,请从划线的3句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3分) 

我选择第      句,赏析:                                                 

3.在课堂上,对本文最后一句朗读的重音同学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看”该重读,有人认为“跑”该重读。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阐述理由。(2分)

4.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开头的“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是不能写成“我爱星天,但我也爱月夜”的。

B.第三自然段中“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并不是因为“我”流泪的缘故。

C.第三自然段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展开描述。

D.第三、四自然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从点上写看星空,再从面上写看星座。

5.参考下列关于本文的背景材料,探究作者写“繁星”的意图。(3分)      

1923年,19岁的巴金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到上海、南京求学。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115日,为“向西方找真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他乘邮船离沪赴法。在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角落里的阳光》,回答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12分)

①1980年7月1日,我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有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是他的一样骄傲神气。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

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阳光。

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1.第②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

2.请从描写方法表达作用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4分)

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

3.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作者为什么在第⑥段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2分)

4.小说题目中的“阳光”喻指比尔的哪些良好品质?请分条简答。(3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那就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我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幸福”、“温暖”、“认可”等),使文题完题。

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550字以上。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