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4 分)

金秋十月,济川中学装扮一新,呈现出花团锦cù的美丽景象。“文化决定品位”“态度决定高度”“过程决定结果”,juān刻在文化长廊顶部的lì志名言,使整个校园洋yì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问。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大家对王教授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之言。

B为了在科技大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

C王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题1 分, 每题2 分)

多行不义,                                    ,吾贼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梅雪争春未肯降,                

《次北固山下》中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诗句是:                       

人隔两地难相聚,月照中天千里共。请你写出古代诗人将思乡、怀友之情寄予月亮的古诗句 (连续两句)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6 分)

【小题1】    国作家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了典型的“顽童”形象。(2 分)

1.每个孩子都有一片乐土。“汤姆”的乐土是        ,因为他在这里          。(2 分)

2.请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任选A、B中的一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A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B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2分)

下联: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分)

在“我爱文学”实践活动中,你们小组合作编辑了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小题1】你给小报起的名字是什么?

1. 设计了哪些栏目?(至少列举两个)(3分)

                                     

2.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文学书籍,写出推荐的理由。(2分)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杜牧的《赤壁》 一诗,完成后面的题。(5分)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最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

A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B.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写其兴感之由。

C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小”指一件古物 (或“折戟”),“大”指赤壁之战。

D大小乔分别是前国主孙策和当时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所有贵妇人的尊严。

1. 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1 分)

2. 试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2 分)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幼时记趣》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 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所向(    )          项为之(    )

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 一癞蛤蟆也(    )

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例句: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A.拔山倒树              B.先自度其足,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C.至之市,忘操之(《郑人买履》)D.舟已行矣,剑不行(《刻舟求剑》)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文: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译文:                                

4.概述文中的“趣事”。(2 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傅天佑的《孩子与老人》 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2 分)

    成长的路上,我们收获了经验,丢失了梦想。

    因为一只兔子,老人与孩子吵了起来。

    孩子是在草丛里发现那只的。那只灰色的兔子半藏在草丛中,孩子想抓住它的耳朵,却发现它不知被谁下的夹子给夹住了,被夹断了的右腿仅有一丝皮毛连着,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望着孩子,看得出,它已经被夹了好几天了

    孩子想扳开夹子,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实在是太小了。于是,他便向一旁的爷爷求助。爷爷说:“就算放了这只兔子,它也活不下去的。”爷爷的眼扫了扫兔子。

    孩子急了,说道:“你凭什么说它活不了呢?如果不救,它只有一种结局,但如果我们救了它,它就有活下去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很小,”爷爷意味深长地说,“它在野外已经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如果伤口感染的话,它就必死无疑了。”

    孩子彻底生气了,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为这只兔子辩护了,而是为这个抽象的、幼稚的世界辩护。他涨红了脸说:“怎么能用可能性来衡量一件事呢?没有人能完全地预知未来!”

    爷爷诧异地望着孩子,一会儿他笑道:“没有什么不对,你现在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知道的。”

    孩子突然发现,自己的认真在爷爷的面前是多么可笑,在年龄和经验面前,他无力回击。

    这些有“经验”的人,总是在善意地提醒年轻人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是那个满怀希望的孩子。如今,他们把总结出的经验摆在年轻人、孩子面前,就像教辅书一样,让人们失去了猜测和演算答案的乐趣。

    我们在青春年少时,凭着单纯的意志,见山见水,后来我们掉入红尘的大海,知道:生活不再是那么简单!于是,见山不再是山,见水不再是水。

    做自己吧!回到质朴、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你只在乎自己的纯心。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爷爷终于架不住孩子的请求,将兔子放了。孩子看见兔子一蹦一跳地消失在草丛里不见了。他得意地说道:“谁说它不能活的!”转过头却发现爷爷不耐烦地向家走去了……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段中对的“经验”的评价,多少带有对成人强加“经验”给孩子的不满。

B文章在对待兔子的处理态度上,老少两代人的看法迥异,碰撞出了火花。

C爷爷最终对孙子妥协,是因为自知理亏。

D最后兔子“一蹦一跳地消失在草丛里”,说明它还有生存的希望。

2.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 请简要分析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2分)

 

(2) 如何理解第段中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2分)

 

3. 同样是老人,同样是对待动物,本文和《安恩和奶牛》中的老人态度却大不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两位老人的形象。(4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作文(40 分)

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财富吗?你又有多少属于你的财富呢?你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吗?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就请你扇动你那对隐形的翅膀,寻找属于你的财富吧!

请以“我的财富”为题作文。

要求:(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 书写工整规范,不得涂改。全文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