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就写作的角度,乍一看,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使人想到的是民族奋进的滚滚大潮,是气势磅礴的宏伟蓝图;但换一个角度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而个人的梦想又是建立在国家繁荣昌盛基础之上的,是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所以,每一个中国人,凡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一个向往美好、幸福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向着这个梦想努力,奋斗的结果,便是实现和缔造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短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
2. 难度:简单 | |
选出下列每组词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字贴(tiè) 蔫巴(niān) 平仄(zè) 失魂落魄(hún) B.骨碌(ɡū ) 焦灼(zhuó ) 殷红(yīn) 循循善诱(xún) C.猝然(cù ) 颓唐(tú ) 褴褛(lǔ) 万赖俱寂(lài) D.诧异(chà) 宛转(wǎn ) 愠怒(yùn) 围追堵截(jié )
|
3. 难度:困难 | |
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句中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简洁。(2分) A.周恩来总理指示他(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根据事理,努力争辩,尽力争取,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 B. 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家属们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呆立在大厅里。 C.变戏法的人总要念几句咒,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增加他的神秘。 D.他太疲倦了,刚上床,不一会儿就甜美、畅快地入睡了。 A. B. C. D.
|
4. 难度:困难 | |
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的内容。(2分) 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我时而上梁山,逛祝家庄,看众好汉锄强扶弱; , , ;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悟空斩妖除魔;时而漂弋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逊智救“星期五”。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
5. 难度:简单 | |
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请你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句子。(8分) ⑴五岭逶迤腾细浪, 。(《七律•长征》) ⑵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⑶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⑷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将危急的国家命运和坎坷的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 。 ⑸杜牧《泊秦淮》中借用典故针砭时弊,抒发心中不满的诗句是: , 。 ⑹杜甫《春望》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思家之苦的诗句: , 。 ⑺“友情“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美好的情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 , ”一句,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脍炙人口。你还知道关于友情的另外的古诗句吗?请默写出写友情的连续两句: , 。
|
6. 难度:困难 | |
古诗赏析。(第7题,2分) 品读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你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2分)
|
7.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①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⑤?”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 ①延:让……进入。 ② 傧(bīn)者:引宾客的人。 ③临淄:齐国国都。④袂(mèi):衣袖。 ⑤子: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A.齐人固善盗乎( ) B. 叶徒相似( ) C.齐人也,坐盗 ( ) D. 然则何为使子( ) 2.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缚者曷为者也 / 为其来也 B.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齐之临淄三百闾 C.其实味不同 /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D. 生于淮北则为枳 /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甲乙两段中的楚王两次侮辱晏子以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第一次侮辱 ,第二次侮辱 。(2分) 5.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甲乙两个文段晏子反驳楚王所用的共同的方法是什么。(2分)
|
8.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2分)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时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通读全文,说说文题“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中的“放飞”一词是什么意思。(2分)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母亲放飞“我”的前两次内容。(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示例):“我”在北京任教,母亲希望我生活小事自己解决。 3.选文二、三段回忆了母亲对“我”儿时哺育的往事。你能从下列做法中悟出母亲的“育子”之道吗?(3分) ⑴母亲极重视“我”的饮食,想方设法要“我”吃好三顿饭,反对“我”吃零食。 ⑵母亲对衣着和家中摆设毫不讲究,却给“我”订了几十种报刊。 4.第5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阅读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两位母亲在“爱子”方面的共同特点。(2分)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噓嘘的泪如泉涌的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节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0分) 运动饮料与健康 ①运动饮料是指含有碳水化合物(糖)以及矿物质(钠和钾)的风味饮料。这类饮料很受青少年的喜爱。近日,美国药物滥用警报网发布调查报告称,在2007~2011年这4年中,因为喝运动饮料导致的心跳过速、抽搐甚至癫痫而被送进急诊室的病例由10068例上升到20783例。由此看来,运动饮料导致的急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而生活中,人们依然热衷于运动饮料。我们真的需要运动饮料吗? ②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的定义,运动饮料是指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身体迅速吸收的饮料,这种饮料的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让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及时补充运动时随汗液流失的钾、钠等电解质,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同时补充部分糖以维持体能,补充水分以帮助维持体温平衡。有些运动饮料会添加一些维生素、牛磺酸等活性物质,可以起到补充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功效,更好地促使运动员恢复体力。 ③运动饮料是否适合所有人呢?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项声明称: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电解质饮料(包括运动饮料)只适用于那些经常进行高强度耐力运动的人群。绝大多数健康专家认为运动饮料对于专业人员有一定益处,可以补充剧烈运动后所缺失的电解质和能量,但对普通人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甚至还会让你的运动失去意义。在欧美国家,有一种名为Lucozade的运动饮料,一瓶380毫升的Lucozade运动饮料含266千卡的能量,而中等体力运动,如慢跑,其能量消耗为8.0千卡/(小时·千克),这就意味着,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需要慢跑33分钟才能消耗266千卡的能量。如果你去健身或者慢跑,运动后喝一瓶运动饮料,补充的能量很可能超过你之前运动所消耗的能量,这样一来,之前的运动几乎白费劲了。对于想要控制体重或者减肥的人来说,好不容易坚持运动半小时,一下子就把消耗的能量给喝回来了,这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啊。 ④过多饮用运动饮料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⑤运动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从健康角度来看,喝运动饮料意味着会吃进去更多糖,摄入更多能量,若其他方面得不到控制,必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龋齿、中风等问题。 ⑥运动饮料含钠量较高。喜欢喝运动饮料难免增加钠的摄入量,正常人和低血压者问题不太大,但高血压患者饮之势必使血压升得更高。而过多的钠会增加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⑦运动饮料中含有钾、钠、钙、镁等电解质。如果人体没有损失过多的电解质,饮用运动饮料就会摄入过多的电解质,这些电解质需要随水分排出体外。对于一个肾脏机能正常的人来说,这不是问题;但当肾脏功能异常时,就会加大肾脏的负担,容易造成钠等成分的滞留,引起水肿。 ⑧运动饮料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经常健身或者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普通人一般没有必要喝这种饮料。因此对普通人来说,运动饮料并没有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相反,由于运动饮料含有较多的糖和钠,还会给健康增加负担。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第①段中,为什么要引述美国药物滥用警报网发布的调查报告?(2分) 2.普通人过多饮用运动饮料,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 (3分)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4.“运动饮料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经常健身或者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普通人一般没有必要喝这种饮料”一句中,加点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
10.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写作。(含22~24题,共6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学们学习了“长城”专题以后,还想开展下列活动。请你接着完成: 1.说长城。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担任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活动开始时简要的开场白,写在下面格子里。(2分,80字左右) 2.谈感想。下面句子哪一句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请在横线上写下你的读后所感。(2分)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 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 中一样亲。 (《我的中国心》)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 3.明观点。小明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城已经没有防御作用了,“长城精神”也已经过时了。请从你的理解角度劝说小明,帮助他提高认识。(2分)
|
11. 难度:困难 | |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 题一:请以“我班新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一条山涧的两岸是悬崖峭壁,涧内水流湍急,打在岩石上冲起白花花的泡沫,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四个旅客——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正常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想要到对岸去。悬崖之间只有一条铁索桥,四人别无他法,只能一个接一个抓住铁链。慢慢爬过去。盲人安全地过去了,聋子安全地过去了,还有一个正常人也安全地过去了,可另一个正常人却因在铁索中间腿发软,不敢前进,最终掉进了河里。 事后盲人说:“我看不见任何东西,不知道山涧的水什么样子,只是紧紧抓住铁链,像平常一样地走了过来。”聋子说:“我听不见水流的咆哮声,恐惧减少了很多,只注意不向下看,便安全地走了过来。”而那个过了河的正常人则说:“我过我的桥,悬崖峭壁、水流湍急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注意踩稳抓牢就是了。”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