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 悼(dào)念   地窖(jiào) 悠闲(yiōu)  阌(wén)乡

B. 仄(zè)歪   绥(tuǒ)靖    拂(fó)晓   颤(chàn)巍巍

C. 要塞(sài)  箱箧(qiè)    溃退(kuì)   杀戮(lù)

D. 鞠躬(jǚ)    荒谬(liào)    阻遏(è)  杜聿(yù)明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制裁  脏物   寒噤   张皇失措      B.拂晓   歼灭   蜿蜒    转弯摸角

C.荻港   屹立   晨曦   荡然无存     D.尖利   法琅   闪烁     月明风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新华社长江前线2月2日22时电)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⑶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⑷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⑸至发电时止,该路35路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⑹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⑺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⑻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⑼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⑽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

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对本文导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                  B.第(1)(2)句

C.第(1)(2)(3)句        D.第(1)(2)(3)(4)句

2.对“(不含)”一词所体现的新闻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明白    B.解释说明     C分析深刻      D.实事求是

3.对本段中的议论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4.文中空缺处填写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击败 占据  管制  封闭  隔断   B. 击退  攻占  管制  封闭  阻断

C.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D. 击垮  攻克  控制  封锁  斩断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诗歌赏析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默写填空。(5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③《陋室铭》中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④《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                            

《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班级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2分)

“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其他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2分)

(中新网9月30日)今天是国家设立的首个烈士纪念日,正值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上午,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开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10位小号手吹响专门创作的烈士纪念日号角。这号声起初深沉悠长,继而高亢激越。与往年10月1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不同,吹响号角是一个新增加的重要环节,表达对烈士的哀思。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芳草鲜美 _______

如外人________

③便还家_________

病终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渔人甚异,复前行     缘溪行,忘路远近

B. 不足外人道也          盖简桃核修狭者之。

C. 处处               寻向所

D. 既出,得船           太守即遣人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现代文阅读(19分)

(一)(9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⑤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⑥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轻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虎(10分)

①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②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葱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体,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③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趴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壁后分泌黏液死死地吸附在墙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zǎn,快走)行的呼唤。

④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无论是草露未干的清晨,还是归鸟啁啾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⑤一日,几个顽皮的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拽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在墙上,将被弄得凌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暗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⑥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它的叶子已经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为大地上的锦绣。

 

1.仿照下列句式,阅读相关语段概括出段落大意。(3分)

第③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④段:亲近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颂扬其顽强的精神。

2.作者对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其原因是(     )。(2分)

A.爬山虎虎虎有生气,样子可爱。

B.爬山虎枝蔓绿莹莹的,颜色鲜艳。

C.爬山虎长有卷须、吸盘,形状奇特。

D.爬山虎顽强向前生长,催人奋进。

3.第④段中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照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请以“___________是那样美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可以填上身边的人或物,也可以填上表示情感、美德的词语,如爱、感恩、惜时、诚信、追求、助人为乐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