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音汉互写。

磅bó(     )                (    )       万lài(    ) 俱寂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①晏婴,齐之辞者也            

②何             

③吏二缚一人              

④圣人非所与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名句默写。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恨别鸟惊心。

③白头搔更短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就像一把未经打磨的钢刀,在职场这个大舞台上,要想成为一柄趁手的利刃,必须经历千锤百炼

B学习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咀嚼,发现会有不同的含义。

C.我仔细地端详着妈妈的发型,突然发现一丝银发

D.不必花天酒地,亦无须相从过密,两盏清茶,一夕畅谈,实在是胜过太多虚浮的繁文缛节。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选出下列文段言外之意正确理【解析】
(      )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   )

A.大师有碰到许多熟人,连连脱帽的习惯

B.大师碰到了许多熟人。

C.屋子并不热,只是习惯脱帽而已

D.作品重在个人的创造,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①②④③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掩映:时隐时现。
1. “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刊落:削除,删去。衔:怨恨。渎:轻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学士丘濬其文(          )          监司     (          )

与若,三日后来   (          )     使者下阶谢,乃(          )
2.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预刊落试悦

A.吾欲辱之,何                       B.丛草为林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悦不迎,岂有恙乎?

(2)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
4.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课内现代文阅读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

2.“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3.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
1.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2.文章第一段运用人物什么描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