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华经典诗文是个广mào(  )、深邃、xuàn(  )丽多彩的世界。她如甘霖滋rùn(    )着荒芜的心田,她如花朵点缀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陶yě(    )高尚的情操,诗化多彩的生活。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B.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C. 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丁文江、吴贻芳、朱东润等一批杰出人物。

D.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

A.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 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并通过了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 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D. 月起,微信发假消息最高大约获7年左右有期徒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C. 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D.看到汉字听写大赛冠军们得意洋洋的笑容,不得不为他们鼓掌。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安不忘危,           

(2)          ,有容乃大。

(3) 东风不与周郎便,        

(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著名小说家               的代表作。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和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B.汤姆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先计划加入印第安人行列当大酋长,然后又计划做兵士,最后选定当海盗,他认为做海盗更有前途,名声将传遍世界。

C.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酒鬼波特,村民救出汤姆和蓓姬之后封死了山洞,恶人死在山洞里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D.小说对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它的姊妹篇是《鲁宾逊漂流记》。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语文实践活动

为迎接我校创建“泰州市书香校园”,各班积极开展活动,营造读书氛围,你一直参与其中。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2.【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向校长提建议:                                            

向同学提建议: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秋月    【宋】程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注】 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1.下列与以上两首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杜牧)

C.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韩愈)

D.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 卢梅坡)
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秋月》二两句的画面。

3.两首诗都写到“秋月”,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行:道路。  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宾语前置,即“为奚”,为什么。奚,疑问词,什么。 用:资财,费用。即路费。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北面而持其驾                   之楚             

吾马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B.至之市  (《郑人买履》)

C.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D.心之所向(《幼时记趣》)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我 欲 之 楚
3.翻译下列句子。

(1)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2)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幼时记趣》)

译文:                                                               
4.文段内容与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           

比喻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沉默的竹笛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②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③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④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⑥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 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愁闷忧伤听竹笛;________;回家途中吹竹笛;________ ;班会课上演吹笛
2. 对本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缘事明理、文质兼美的散文。

B.全文围绕竹笛,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C.第段划线句中“漫”和“捎”用词准确生动,写出了春夜清冷的特点,表现了文中少年愁闷的忧伤情怀。

D.第段划线句中的“幸福”和“耻辱”二词可以分别理解为竹笛带给“我”快乐和班会课吹笛出丑。
3.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段的划线句。

(2) 用“沉默的竹笛”作为文章的标题有何好处?
4. 本文和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都回忆了作者的往事,请简要说说两文中的往事让作者产生的感悟有何不同。

本文:                                                                  

《往事依依》: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和人名;

书写工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