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名句默写填空。

(1)福兮祸所伏,                                               (《老子》)

(2)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

(3)得道多助,                                                 (《孟子》)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6)孔子说:“                                      。”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填空)

(7)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生命中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再度升起。大器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不骄不躁,           ,举止不猥不琐。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就像一颗树,枝繁叶茂而常青。认认真真做人做事,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jiū结。大器之人梦想高远、心胸搏大;大器之人从容淡雅,亦如莲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jiū结(       

(2)画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          _            改为

(3)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大器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不骄不躁,            ,举止不猥不琐。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美国著名作家谢尔曼兄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迪士尼动画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B.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含辛茹苦培育我们成长的父母。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红楼梦》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抵制和识别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这座公园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

D.一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神马都是浮云”这句网络语流行原因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神马都是浮云”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浮云”一词出自《论语》,后来指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事物。这句流行语看起来“很调侃”,又是当下人们的某种精神写照,有一种无从把握甚至陷入绝望的感觉,还透着点儿超然和豁达。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回忆经典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孙悟空的经历中,菩提祖师传给他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观音菩萨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唐僧带领他去取经,修成正果,被封为   

(2)《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四个国家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

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一只眼睛凹陷,一只眼睛直冲天顶。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A焚香已罢,林冲、吴用扶到主位,居中正面坐了第一把椅子。上首军师吴用,下首公孙胜。左一带林冲为头,右一带呼延灼居长。众人参拜了,两边坐下。A便说道:小可今日权居此位,全赖众兄弟扶助,回心合意,共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如今山寨人马数多,非比往日,可请众兄弟分做六寨驻扎。聚义厅今改为B。

文中A是       ,他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后,将聚义厅改为       ,表现了他性格的两面性。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1)古诗中出现过很多的“燕”与“雁”, 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们的 去离也与物候有关,请看下面诗句,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探究结果:大多与     有关,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     情感。

(2)上小学时,我们背二十四节气歌,并懂得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等等。今天,让大家对对联,出的下联是:

日到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提示:这个下联包含了端午”“ 清明重阳三个节日、节气,上联用到的节气有大寒”“霜降”“小雪

上联应是

(3)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文中蕴含的物候规律。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B.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了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只比北京早10天。(《大自然的语言》)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凉州词                                         【乙】凉州曲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请描绘【乙】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两句的场景。

2.【甲】诗描绘了雄阔苍凉的边塞景物,【乙】诗刻画了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中很难得到一次欢聚酒宴,试探究【甲】【乙】两首诗的主旨。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外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加冠(          )          (2)其欣悦(             )

(3)取而疾(          )        (4)以时文天下(         )
2.请用“/”给画线句断句。(只划一处)

自 以 意 识 别 之 遂 通 其 义
3. 翻译下列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
4.文中    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   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
5. 从上文可以看出宋濂与陈际泰在求学时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从他们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培根的《论美》和《论友谊》片断,完成后面小题

【甲】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美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斯帕斯、腓力普、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画合成一张最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形,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乙】  论友谊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1.(1)说说对甲文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理解

(2)说说乙文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一句中繁华的沙漠的含义
2.(1)甲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乙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

3. 甲文第二段主要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乙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徐全庆的《一碗米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1.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2.结合文章意思,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
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那些特点?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也许会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请以“迈过那道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规范; 不得套作;

600字以上;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