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 只鸿雁,也许是近在zhǐ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  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 天平上,它们等值。

给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1)近在   zhǐ(2) 作业簿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把语文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________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欢迎。

(2)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才可以________烦恼的枷锁。

(3)最近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 _______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

环境。

(4)“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华益慰,从医56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_______了伟大的人格。

A.新鲜   摆脱   取消   树立     B.新颖  摆脱  取缔   塑造

C.新鲜   驱散   取消   树立     D.新颖  驱散  取缔   塑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一股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

C.目前,主张勤俭节约的呼声,似乎并没有唤醒和阻止住一些人追求豪华的势头。

D.在戏剧学院学习时,只有我跟他学过弹钢琴。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                  ,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                      ,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A.争先恐后地成长着数不清的杂草      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等待着迫不及待的雨点

C.争先恐后地成长着数不清的杂草      等待着迫不及待的雨点

D.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一幅环保宣传画,蓝天为背景,大树为绿色。观察这幅画,完成后面题目。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这幅图的画面。

2.下列对整幅画画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呵护地球上的绿色,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B.绿色是地球的心脏,呵护绿色就是呵护地球。

C.绿色是地球心中的风景,是生命共同的向往。

D.爱护鸟类,让鸟儿能够永远在天空自由翱翔。
3.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列短语组成语意连贯的句子,表达这幅画引发的思考(可增加其他词语)。

A.滥砍滥伐            B.泥石流肆虐大地      C.沙尘暴弥漫天际     D.小鸟无家可归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骆驼祥子》,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春望》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鸟传达出作者深深的忧国和思乡之情。

(5)《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歌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是近景。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负:具有。强:擅长于。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周同:人名,擅长射箭。矢:箭。的:箭靶的中心。筈(kuó):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未冠:      

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中考题阅读答案。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选文第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选文第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4.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 ,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 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 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C)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

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             

好处: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 选一处作批注。

选 (   )处:
4.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
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 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烟斗 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